首頁>檢索頁>當前

尋傳統之美 品文化之韻

——來自第四屆“子曰”傳統文化教育講壇的聲音

發布時間:2024-04-12 作者:本報記者 卻詠梅 來源:中國教育報

春季新學期一開學,北京教育學院副教授方麟就進入了籌備第四屆“子曰”傳統文化教育講壇的沖刺階段,在朋友圈里經常分享一些動態花絮:

上午在北京市第八中學京西校區,楊霞老師錄制《〈論語〉中的“為學”之道》。楊老師的這堂課講得特別好,我打95分。一般聽課評課,我認為90分以上,就應該是一等獎了。

與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永豐學校李鳳青老師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堂課結構嚴謹,開掘較深,不玩虛的,推薦大家觀看,相信大家可以看到一個全新的“老杜”。

聽北京市門頭溝區京師實驗小學石宇老師講《家鄉的風俗》。這是一堂寫作課,基礎扎實,如果在技術的層面上,加強人文關懷會更好。很多老師屬于技術流,偏語文要素,要想課高級,就必須進入“人文流”,才能從思維上解決觀念的問題。

一直到3月19日“子曰”講壇正式開幕,持續一個多月的精彩點評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活動現場,古詩詞閱讀、神話故事、京西太平鼓、胡同里的吆喝聲、中國拱橋之美、藏族音樂、二十四節氣的圖案設計、傣族舞蹈……25堂課跨越學前、小學、初中、高中以及職業教育、社區教育、校外教育,覆蓋全學科,呈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來自北京市朝陽區、海淀區、東城區、門頭溝區等9個區的教師匯聚一堂,共同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中小學課堂的應有樣態和實施路徑。

    延續千百年來的家國文化

此次活動由北京教育學院、中共北京市門頭溝區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市門頭溝區教育委員會主辦,主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注重學科滲透與融合、經典的傳承與創新,采取“主講壇+子講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北京教育學院黨委書記肖韻竹表示,希望通過“子曰”講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傳統文化教育的廣泛研究和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的良性運轉,進而推動首都傳統文化教師隊伍的培養建設工作。

在現場課展示環節,北京市第八中學永定實驗學校教師李云執教的《登高望遠抒懷抱——以〈望岳〉為例賞析登臨詩》,通過“品讀景別,剖析觀景之道”“悟讀情懷,探究抒懷之由”“比讀《登飛來峰》遷移鑒賞之法”,提高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理解《望岳》《登飛來峰》共同的精神根脈——家國情懷,在語言實踐中彰顯文化自信,以文化人。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小學教師朱彤帶來的整本書閱讀課《〈紅巖〉導讀課》,引導學生組成小組在課前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紅巖》的內容,從作者、背景、主要內容和影響向其他同學作介紹,激發大家的閱讀興趣,并通過文本細讀,引導學生關注文中的“小蘿卜頭”形象,默讀批畫暢談對他的印象。

“傳統文化中包含著千百年來不斷延續的家國情懷,如何更好地傳承,并且融入不同時代的元素,讓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因此,在此次講壇展示課程的選擇上,也有了更加巧妙的設計和安排,從《論語》中的文化傳承,到《望岳》中的家國天下,再到《紅巖》中的革命精神,都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在學習中融會貫通的。”方麟坦言,新時代對于“家國”的理解有了更深層次的含義。希望打通一條穿越古今的通道,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深刻體會到國家復興和民族強盛,延續千百年來的家國文化,并用自身的行為賦予它們新的含義。

    探索“以文化人”新模式

與往屆不同,今年的“子曰”傳統文化教育講壇在原有基礎上,增設了職業教育、社區教育、校外教育講壇,打通整個學段,做到全學科覆蓋和跨學科發展,推動傳統文化教育的整體育人、綜合育人。

記者看到,高中整本書閱讀專場講授了《詩經》《論語》《紅樓夢》《鄉土中國》等古代經典和現代經典;在小學講壇,關注中國革命的紅色精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打通,通過閱讀《紅巖》引導孩子傳承革命精神,上接古仁人之心;在職業教育講壇,強調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養成,引入了職業教育藏族音樂課程和少年宮校外教育傣族舞蹈課程。此外,立足文化,從老舍的《北京的春節》擴展到家鄉的風俗和中華傳統節日,系統展示了姓氏之美、風俗之美、節氣之美、建筑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包括了“羿射九日”的擔當精神,“愚公移山”的奮斗精神,杜甫心憂天下的家國精神,范成大關愛農民的仁義精神,陜北安塞腰鼓元氣淋漓、陽剛質樸的民族精神。

其中,北京市第八中學京西校區教師楊霞執教的《〈論語〉中的“為學”之道》,從“學而”章出發,拓展到整部《論語》的“為學”之道,再從書本轉到現實,獲得現實啟示,整個過程貫穿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創新性表達。整節課在結構上環環相扣,體量上呈倒三角,旨在讓學生以熟悉的“學而”章為突破口,克服《論語》整本書閱讀的茫然感和畏難心理,同時引用大量文獻,讓學生形成閱讀文獻、深度思考的習慣。與會專家認為,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深挖文本、巧借文獻、聚焦關鍵問題、活用教學情境,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認同與賡續傳承,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由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學區管理中心承辦的子講壇上,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世東、北京一零一中礦大分校校長敖雪丹、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校長萬錫茂、中國地質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楊寶華分享了傳統文化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各學校圍繞傳統文化,充分挖掘優勢資源,包括人才資源、課程資源、社會資源,創造性地設計課程,創新性地打通學科內容,創造出了自己的新時代特色,讓人耳目一新。

科大附中打造“人文與社會”“科學與技術”特色課程群,建設“鼎新”課程3.0,形成縱向貫通、橫向關聯、“五育”融合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北京一零一中礦大分校運用自然地理學知識,開發“點石成畫”等課程,以學校地質勘探隊采集到的標本制作礦物顏料,潑墨丹青水秀,進行扇面寫意山水繪畫。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將中草藥文化融入勞動教育,注重形式和模式的多元化,強調學生在體驗中學習、發展素養,進而成為傳統文化的理解者和傳播者。地大附中強調對古代典籍的深入研讀,學以致用和批判性閱讀,在格物致知和修齊治平之間,融入了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挖掘傳統文化的育人價值。

    理想中的傳統文化教育

“各美其美,共享文化”是北京教育學院講師高笑可對科大附中等四所學校的評價,她認為,從課程結構體系上看,四所學校各有側重;從課程特色內容上看,四所學校各放異彩,各學校在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不同層面時,也尊重了文化多樣性。“學校傳統文化課程須立足學科課堂,對相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作充分的挖掘,以相應的文化元素為主題,設計立體的環境,不僅能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還能鞏固所學內容,在學以致用、領悟理解背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傳統文化教育基于課堂,但絕不止于課堂。北京市海淀區教科院院長吳穎惠提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抓住兩條線:一條是思想的線,即尋找文化最本質的東西;另一條是器物的線,尋找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比如借用國畫,體悟文化的意境美、含蓄美。她強調,在傳統文化現代性轉化過程中切勿生搬硬套,而要有機滲透,水乳交融,以文化人。

什么是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在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徐勇看來,就是使生物學意義上的人,變成一個自覺的、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人。要做好傳統文化教育的工作,需要有嚴謹、深入的學術研究,解決傳統文化教育的目的、內容和方式等理論問題,確保傳統文化教育合乎教育的邏輯和原則,不偏離正道;同時,還需要有獨具特色的教學實踐,確保傳統文化教育的落地并富有成效;更需要高校的研究人員和一線的廣大教師精誠合作,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研究和教學水平。“只有學術研究和教學實踐比翼齊飛,我們的傳統文化教育才能健康、持久、有效地開展。”

談到今年講壇的主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北京教育學院人文與外語教育學院院長邸磊表示,這種轉化,通過《詩經》中的女性覺醒,體現為對傳統觀念的重新認識;通過《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體現為民胞物與的仁者情懷;通過《〈紅巖〉導讀課》,體現為紅色革命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對接與融合;通過《安塞腰鼓》,體現為民族剛勁精神的發掘與高揚;通過《胡同里的吆喝聲》,體現為對勞動人民的尊重與熱愛;通過《中國拱橋之美》,體現為團結互助堅韌不拔的中華精神。

“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文化得以真實落地,融入學生的血肉,成為學生不可磨滅又呼之欲出的生命體驗。”邸磊說。

(本文配圖由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學區管理中心提供)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12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片| 最新国产精品好看的国产精品| 最新露脸国产精品视频| 99re6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涩涩涩视频网站|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 精品久久久BBBB人妻|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国产精品情侣自拍|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男同| 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国产一二|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亚欧无码精品无码有性视频| 国产精品熟女福利久久AV|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2022免费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jk制服|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91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