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厚植紅色文化提升思政教育實效

發布時間:2024-04-16 作者:王冠中 來源:中國教育報

紅色文化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謀求自由解放、追求民族復興的光輝歷史,承載著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鮮明的時代特征,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生動資源。高校作為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陣地,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能夠在豐富思政教育資源、創新思政教育形式的基礎上,深化精神培育和價值引領,引導大學生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實現紅色文化支撐下思政教育的走深走心。為此,高校應主動承擔傳承創新紅色文化的時代使命,著力推進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變革發展思政教育模式,厚植紅色文化,堅定育人方向,切實提升思政教育鑄魂育人實效。

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包含哪些價值向度?

堅定理想信念,把牢時代使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廣大青年要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面對思想文化復雜多元的新特點,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加堅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持續奮斗的信念。

弘揚愛國主義,厚植家國情懷。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南湖紅船到巍巍巨輪,在百年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出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也為青年大學生牢固樹立家國意識、深化民族情感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能。

健全道德人格,培養責任擔當。從內容構成上看,紅色文化包含了創新求變、開拓奮斗、積極進取等多重精神意蘊,也集中反映了艱苦樸素、勤勞勇敢、無私奉獻等道德品質。對于大學生而言,學習紅色歷史、感悟紅色文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并從思想和行動上形成傳承紅色文化的自覺,在傳承中更加堅定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如何以紅色文化推動高校思政教育走深走心?

創優教育教學方法。教育教學方法是教育主體對教育客體產生教育影響的重要通道和關鍵抓手。持續優化教育教學方法,提升教育教學實效,一是要充分體現實踐性。實踐經驗是學生認識的重要源泉。利用現場實踐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實踐中檢驗所知、所思,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扎根祖國大地講好新時代故事,從“要我學”“我要學”向“我要講”“我能講”轉變,能有效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與吸引力。二是要充分體現體驗性。學生實際體驗的過程,也是建立認識結構、形成文化情感、培育道德意志的重要過程。親身演繹、親自挖掘,才能激發深度共鳴。三是要充分體現互動性。互動課堂將教育過程看成是教育雙方之間動態發展、相互影響的過程。在互動過程中,教育客體與教育主體之間平等溝通、碰撞觀點,升華對紅色文化的內在情感和深度理解。

營造濃厚文化氛圍。推動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項戰略性、系統性和長期性工程,需要充分挖掘各方面教育資源,綜合各方面教育力量,在思政教育的全過程和各環節充分融滲紅色文化,不斷創新紅色文化表達方式,營造濃郁的紅色文化氛圍,在校園環境中充分體現紅色文化元素。一方面,在校園的硬件設施建設中充分考慮空間布局,多點位、多載體豐富紅色文化場景營造,為學生提供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思政課鑄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加快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在系統化的“大思政課”中有機統合紅色文化資源,將紅色文化貫穿到思政教育的全過程、各環節,發揮融入式、嵌入式、滲入式的立德樹人協同效應,把思政課講得有深度、有廣度、有力度、有溫度,用紅色資源的“料”,講出思想真理的“味”,讓紅色文化在“大思政課”建設中“大有可為”。

把握網絡陣地主動權。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已經成為新的社會生存空間,建構起了人類生產生活的“第二環境”。在此背景下,加強網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已成為當前加強和改進意識形態工作的重大任務,必須積極把握網絡陣地主動權,用好各類網絡媒體、信息傳播平臺等,讓紅色基因傳承擁有更多“話語權”。一是堅守紅色文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根底,確保紅色文化網絡話語的真理性、科學性和教育性,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論認識,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新發展中的內在機理。二是科學合理運用網絡語言推動紅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巧用互聯網思維,建構以紅色文化為主要內容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不斷推出兼具歷史厚度、思想高度、情感溫度的網絡紅色文化精品,同時不斷創新表達方式,融入時尚元素、善用“網言網語”,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話語方式開展紅色思政教育,有助于進一步建強意識形態紅色陣地,實現用紅色文化涵養初心使命,正確引導社會價值取向,增強意識形態教育的說服力。

(作者系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工業大學基地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16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精品国内片67194|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国内久久精品视频| 麻豆麻豆必出精品入口|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无码日本精品XXXXXXXXX|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资源|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九九热线精品视频16|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人妖系列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hd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精品|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先锋资源站先锋影院 | 日韩精品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乱码|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奇米影视国产精品四色|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全球AV集中精品导航福利|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av片国产|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