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成都市錦江區以信息化名師工作室為依托推進網絡教研——

數字研修推動新課標落地開花

發布時間:2024-04-27 作者:本報記者 黃璐璐 來源:中國教育報

依托平臺,星期一提交課程教學設計,星期二點開專家或名師批注,完善課程設計,星期四多名教師線上討論……短短幾天,一個全新的新課標下的語文項目式課程設計初步完成。得益于錦江信息化名師工作室的數字研修,四川省成都市鹽道街小學教師唐玉娟終于告別了項目式教學設計“無門道”的苦惱。

2022年3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同年11月,錦江區教育局明確了錦江信息化名師工作室工作新目標,即聚焦“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新課標教學實踐”,實施“尾燈戰略”,通過數字研修,為數字化轉型中的新課標教學實踐及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一個個可參照的“尾燈”,從而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新課標呼喚新型教研

“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拿到2022年信息科技課程標準,錦江區教科院附中從教15年的信息科技教師陳昱霖,有點兒著急了。原來,該校僅有2名信息科技教師,其中一名還是2022年秋季新入職教師。

“尾燈戰略”的首倡者、錦江區教育局電化教育館館長曾乾炳介紹,全區各校都面臨信息科技專職教師不足的問題,學校對如何開設信息科技課迫切需要指導。

陳昱霖作為錦江信息化名師工作室中信息科技學科的領頭羊,知難而上。在一年多的探索中,帶領來自全區5所學校的9名教師,開展基于國家課程的信息科技項目式學習設計研究。

“目前,陳昱霖工作室構建的‘智慧農場’課程體系已經在全區15所學校推廣。”錦江區電教館教研員陶蕾介紹,該課程體系讓學生在信息技術應用的實踐活動中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同時在解決真實問題中,提升知識遷移能力和計算思維,在教學中落實“科技并重”。“課程的研發,為區域一線教師開展信息科技課教學提供了最直接的支撐。”陶蕾說。

通過實施課程,陳昱霖工作室獲得省級以上獎項達13項。“我雖然才入職一年,但今年在第三屆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賽中,拿了全國一等獎。我對自己的發展有信心,也對全區開好信息科技課有信心。”錦江區教科院附中新入職教師陳瑤自豪地告訴記者。

除了信息科技課標的落地實踐,新課標倡導的各學科課程內容結構化,也是錦江信息化名師工作室的研修重點。四川省特級教師、成都市鹽道街小學的數學教師汪海鷹,帶領工作室從課標要求、學科本質、教材編排、學情分析等維度提煉單元核心概念,建構從“子單元”到“大單元”的結構化課程,明確大單元素養目標和任務,進而將目標和任務分解到子單元教學中。

“通過網絡教研,我了解了大單元教學的內涵,也知道了該如何設計課程。”汪海鷹名師工作室中成長起來的陶紅麗,現在也成為錦江信息化名師工作室的一名主持人,2024年春季學期還被提拔為成都市錦官驛小學副校長。她表示,汪海鷹名師工作室提煉的大單元教學設計流程,是全區很多學校實施數字大單元教學實踐的模板。

“跨區跨校,一線教師直接對接名師,這是錦江信息化名師工作室的研修常態。”曾乾炳表示,依托數字化技術,基于國家新課標,讓成立了11年的錦江信息化名師工作室煥發了新的活力,滿足了一線教師對新課標教學改革的現實需求,更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優化研修模式著力化解教學實踐難題

課堂是教學的主戰場,也是育人關鍵場域。錦江信息化名師工作室的數字研修成果能否在課堂教學中得到驗證?

“這節課太好玩了。”“你看這里平移不就能勝出了嗎?”“明天我們也PK玩一把。”在錦江區天涯石小學二年級(3)班,一節名為“巧用‘圖形運動’制作俄羅斯方塊游戲”的課程后,學生還在回味課堂上完成的任務。這節課正是該校副校長劉書嫻帶領的信息化名師工作室開展項目式學習一線教學實踐的縮影。

“學生在設計游戲規則中,老師根據教學目標加以引導,學生自己就可以脫口而出,什么是平移、什么是翻轉,學生的理解能力讓我們這些老師都驚嘆。”然而,收獲的背后,劉書嫻也遇到不少“麻煩”。“開始時,老師們帶著質疑,比如教材中2個課時的‘密鋪’,若用項目式學習方式,要用6個課時和3個學時,很多老師表示,哪有那么多精力設計教學。”劉書嫻說。

好在,錦江電教館提前考慮到了這一問題,教師從質疑到認同,從觀望到關注,需要一個過程。區級層面,錦江區電教館加強系統設計,通過引進行業學者、高校專家等,為工作室研修提供專業引領、精準干預。校級層面,加強新課標教學實踐中的難點問題梳理,通過線上點對點、線下面對面“專家干預性研修”,即專家全程參與通識、分科、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等多輪磨課,與教師們充分對話,即時檢驗、持續完善,精準干預教學設計和實施。

錦江信息化名師工作室充分發揮數字教研環境智聯、數字融通、資源共享、定制服務的優勢,提煉了全新的研修模式,形成了實踐導向的研修閉環。從修煉“知識結構梳理、課標分析、學情分析”等教師基本功做起,以工作室為單位形成研修成果——以新課標為依據的綜合學習課程設計框架,繼而在專項作課實踐中將工作室研修成果應用于作課實踐,繼續深化基本功研習,邊學邊用、學用融合。

“隨著研修深入,越來越發現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的積極探究、協作狀態、思考的方式、表達出的思維邏輯,超出了我們的預設和想象。”劉書嫻工作室的白芳老師坦言,“工作室帶著我們設計每一堂課、上好每一堂課,讓我們看到了學生驚人的改變,而老師的幸福就是來自學生的變化。”

打造支撐數字教研的“硬核”平臺

當前,錦江“尾燈戰略”已全面鋪開。錦江信息化名師工作室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新課標實踐”中揚帆再啟,24個工作室,形成了覆蓋3個學段、10個學科、全區50余所學校、3000余名教師的教師數字素養研修體系,示范引領工作在全區學校覆蓋率達100%。

“這是我們學校老師項目式研修的全過程記錄。從最初的課程設計到中期修改、支架設計到最后的課例呈現,我們都可以一一追溯。”打開手機中錦江新課標教與學實踐平臺,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校長、信息化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晁寧向記者展示著,學校教師依托錦江新課標教與學實踐平臺完成的課程設計。

“新課標要求因材施教,拿作業設計來說,一個教師在平臺上提交了方案,另一個教師也提交了方案,討論后,可能會并生出更多方案,可以為更多教師提供共享資料,直接提升了教研效率。”晁寧告訴記者,現在錦江實驗學校,教師已經全員卷入信息化名師工作室。

成師附小慧源校區教師、錦江信息化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金娟也有同感:“老師們已經適應通過平臺參與工作室教研。每一個課例的每一步修改,在新課標平臺上都有記錄,這不僅有利于老師加深對新課標的理解,而且一目了然地知道哪個環節是課改的重點、難點,繼而激發思考新的教學方法。”

“生成性課程的研發迭代,是每個名師工作室的‘重頭戲’,而課程研發過程,在平臺的過程性記錄對全區教師而言,就是‘財富’。”錦江區教育局副局長劉瑛介紹,錦江新課標教與學實踐平臺2023年10月完成了最新升級,實現了教學、資源、角色、評價、研修的多元賦能,全流程支持以項目式為主的新課標綜合學習。

“我們希望這個平臺成為數字教研的‘硬核’保證,在應用和迭代課程資源過程中,為教師提供面向實踐新課標的專業化實訓,支持以‘實踐中學習’為核心的教師專業發展。”劉瑛說。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錦江區教育局局長郭夏明表示,信息化名師工作室從根本上回應著新課標的整體性、綜合性、結構化要求,更是從底層提升綜合教學設計和實施能力,探索著從經驗到科學、從模糊到精準的教師專業發展之路。未來,錦江區將繼續發揮數字化優勢,用好數字技術,深耕信息化名師工作室,從而推動全區綜合教學全流程實施、教學評一體的落地開花。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27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99精品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精华液| 嫩草影院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自由自在|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琪琪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免费视频 |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伦精品免编号公布|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一区麻豆剧传媒果冻精品|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久久99九九99九九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看99| 国产精品臀控福利在线观看|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色午夜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