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筆談
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同時是革命老區、邊疆地區,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肩負重要使命。大力培育和弘揚教育家精神,鍛造八桂教育先鋒隊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把黨的領導、師德師風建設、教學改革和教師教育體系建設貫穿到教育工作的全過程、各領域,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邊疆民族地區教師隊伍,為建設教育強區、新時代壯美廣西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加強黨的領導是弘揚教育家精神的根本保證。廣西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把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作為弘揚教育家精神的根本政治保證,始終從戰略和全局高度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引導廣大教師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堅持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學校黨的組織體系,持續完善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健全中小學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分類實行高校和中小學校黨組織星級化管理,評選高校星級黨支部474個,中小學星級黨組織1257個。培育創建全國高校黨建工作“雙創”黨組織104個、自治區高校黨建工作“雙創”黨組織320個,中小學名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132個。實現公辦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全覆蓋。廣西將進一步探索更加符合教師群體特點、適應教學科研實際的黨建工作體系,推動黨建工作與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等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確保教育領域始終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涵養教育家精神的首要任務。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的第一標準,是確保高質量完成立德樹人工作的關鍵性要素。廣西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涵養教育家精神的首要任務,引導廣大教師陶冶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秉持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持續健全師德師風制度保障,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招聘引進、職稱評審、評優獎勵等方面重要依據,嚴格執行擬聘用教職員工全員查詢制度,近兩年共核查新入職教職員工約14萬人次。創新師德師風建設責任傳導機制,將師德師風納入從嚴治黨清單和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體系,全面壓實師德師風建設主體責任。探索創新師德教育模式,常態化組織開展師德巡講、廣西優秀教師進校進課堂巡講和“我的教師夢”主題演講等活動,著力培育教師職業認同與社會責任感。廣西將大力推進示范引領,持續開展以優秀教師為榜樣的“每月名師”宣傳活動,激發教師對標先進,著力提升師德師風水平。
扎實推動教學改革是厚植教育家精神的必由之路。廣西始終堅持把教師作為立教、興教的根本,以改革創新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以教學改革推動教育家精神落地落實,引導廣大教師不斷增長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有力提升教育水平。深入實施義務教育質量提升行動,扎實推進教育穩邊固邊示范帶建設,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取得積極進展。推進“雙減”工作落地,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縮率達96.4%,九成以上的家長對“雙減”工作表示滿意。探索中小學科學教育,廣西有3個科學教育實驗區、33所科學教育實驗校入選全國首批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名單。面向東盟的職業教育開放合作創新高地加快建設,獲評2022年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省區。深化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共有195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對接產業發展需求建設50個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廣西將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類教育發展的生命線,圍繞基礎教育補短板、職業教育創品牌、高等教育抓特色,引導教師在教學改革浪潮中厚植教育家精神。
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是踐行教育家精神的基礎支撐。“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師范生作為未來教師的主力軍,踐行教育家精神,必須優化師范教育體系。近年來,廣西持續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形成了以10所師范院校為主、21所綜合院校共同參與的教師培養格局,在校師范生12.4萬人,師范院校在校師范生占比逐年提高。實施師范專業辦學能力提升計劃,提高師范教育能力。從2023年起,直屬公辦高校師范生生均定額撥款系數從1.1提高到1.3,有效推動政策、資源、投入進一步向教師傾斜,為廣西教育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師資儲備。廣西將探索構建培養卓越教師的教師教育體系,實施高校師范專業辦學能力提升計劃,打造高水平師范教育基地,實施育新秀、育骨干、育優師、育名師、育大家等基礎教育“五育工程”,為高質量教育發展提供高水平教師支撐。
《中國教育報》2024年05月08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