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化全程師承制、醫教協同改革——

造就業精仁心的卓越中醫學人才

發布時間:2024-05-11 作者:本報記者 董魯皖龍 通訊員 王瀟瀟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不久前,在北京地鐵內一名女乘客突然暈倒,北京中醫藥大學研三學生師玥恰好坐地鐵去外地參加考試,當即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針灸器械,以針刺穴位的方式使女乘客短時間內清醒過來。

“一次緊急情況下的出手相救,是多年學習以及實踐積累的結果,是學校扎實的專業教育給了我們出手相助的底氣。”師玥說。

“醫學生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敢于挺身而出,過硬的專業能力是基礎。”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王瑤琪說,多年來,學校將“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理念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深化全程師承制、醫教協同改革,培養具備臨床勝任力、崗位勝任力、應急處突能力的卓越中醫學人才。

全程師承制,培養學生傳承與創新能力

師玥不僅在本科階段系統學習了“刺法灸法學”等核心課程,從大三開始,她還跟隨帶教教師在東直門醫院針灸科跟診,長期的臨床實踐使她的臨證技能不斷提高。

中醫藥人才培養,師承教育必不可少。師承教育,俗稱“師帶徒”,是傳統中醫教育的精華。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確提出,要堅持發展中醫藥師承教育。

北京中醫藥大學2007年時就建立了“院校—師承—家傳”三結合的5年制教改實驗班。此后又開設了8年制京華傳承班。2011年開設岐黃班,將本科教育與直接攻讀博士教育相結合。自2015年起,所有專業與學制的在校生全面推行導師制,實行師承教育全校化。

“比如岐黃班的人才培養,前3年以基礎為主,開展跟師見習;到了臨床輪轉階段再選擇醫院的導師;到了專科學習階段又有博士生導師指導。”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務處處長閆永紅說,長期跟隨師傅學習,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科學與職業素養,同時又促進了專業知識、中醫思維與臨床實踐能力的提升。

近年來,社會發展要求中醫藥人才具備良好的人文涵養和道德水平、較強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崗位勝任能力。“中醫藥的專業教育包括中醫基礎、中醫經典、中醫臨床等專業核心課程,以及中醫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實踐課程。”閆永紅說,學校充分利用課內、課外、校外三個課堂,通過跟師、專題講座、暑期學校、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創新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

醫教協同,提高學生臨床崗位勝任力

3月初,北京市懷柔區雁棲醫院“博士門診”啟動,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博士研究生張志杰和李海田開門問診,他們利用針灸解決了許多居民腰腿疼痛等問題,不少患者慕名而來。

為完善中醫藥特色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升博士生基層診治能力和崗位勝任力,今年初,北京中醫藥大學與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啟動中醫博士生基層實踐項目,學校3所直屬附屬醫院的200名中醫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作為首批團隊,赴全市7個生態涵養區的1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博士門診”,進行基層臨床實踐。

“對高層次中醫人才來說,臨床崗位勝任力是關鍵能力。對此,學校以‘醫教協同’為突破口,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依托首都基層醫療服務機構,校地協同,發揮實踐基地和研究生團隊主體作用,切實提高博士生臨床崗位勝任力。”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張立平說。

張立平介紹,為了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臨床思維和實踐技能水平,學校構建“醫教協同的貫通式高層次中醫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形成“5+3”的本科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有效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一體化、貫通式人才培養。創新中醫高層次人才培養機制,構建“專博”與“專培”相結合的中醫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改革路徑。同時,明確高層次中西醫結合臨床人才培養定位,創新九年制中西醫結合教育模式,提高中西醫臨床綜合診療能力。

醫者仁心,培育中醫藥事業時代新人

“‘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是醫圣孫思邈對當時的醫者提出的道德修養要求,千年傳承,已成為北中醫學子的開學第一課。”王瑤琪說,學校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大醫精誠”精神融入中醫藥人才教育,形成了以赤誠紅色為代表的愛黨愛國教育和以圣潔白色為代表的醫德醫風教育相融合的“雙色主題”德育品牌。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范璐介紹,近年來,學校結合中醫院校學科特色,讓院士、國醫大師等走進思政課堂,提升思政課教育教學實效。比如,在“中國近代史綱要”課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教授通過古今中外的多樣事例,展現中醫學數千年的厚重積淀。新生入學之初,學校還會安排校領導、名師名家等擔任“杏林成長導師”,多方面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朱希煥是岐黃學院2021級領軍班的本科生,該班的“杏林成長導師”是王琦院士。“王院士常常激勵我們,要以滿腔銳氣投身于人生與學術的征程,成為中醫學傳承與創新的璀璨希望。身為北中醫的學子,我深感這份使命的神圣與自豪。”朱希煥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5月11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jvid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久久噜噜久久久精品66|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久久99久国产麻精品66|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免费|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费尤物|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地址| 国产精品大bbwbbwbbw|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selao久久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av东京| 91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6719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尤物TV国产精品看片在线| 国产自产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第20页|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青娱分类视频精品免费2|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