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江西“紅色走讀”

讓紅色文化入腦入心

發布時間:2024-05-17 作者:本報記者 甘甜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從山東日照來到江西南昌師范學院,師范生朱瑞達不曾想到,因為在校期間深入挖掘了不少江西本土的紅色故事,自己從傾聽者變為講述者、從旁觀者變為演繹者,并最終留校成為指導老師,帶領學生開展紅色文化的挖掘、創作和宣講。

在江西,有這樣一堂大思政課,從課堂到舞臺再到紅色場館,深入挖掘每一處紅色文化資源,將現實與歷史深度結合,把紅色資源轉換為生動課程、轉化成育人力量,彌合當代青少年對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距離感,將紅色基因轉換為學生成長基因。

紅色走讀,走進歷史教科書

贛鄱大地,紅色沃土。江西是全國紅色資源最為富集的省份之一,一處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個個紅色旅游景點,都宛若一部歷史教科書、一座紅色基因庫。

起初,江西的紅色文化對于朱瑞達而言,不過是語文和歷史教科書中的文字和插圖。

改變源自學校的紅色文化宣講基地平臺——清風學堂。為了挖掘好身邊的紅色資源,2015年清風學堂應運而生,起初只是通過情景劇、故事、說唱等藝術形式講述耳熟能詳的紅色故事。

恰逢2020年,江西省教育廳創新開展全省高校“紅色走讀”活動,鼓勵高校結合辦學實際組建“紅色走讀”團隊,深入全省各地紅色紀念場館(舊址)實地學習黨的歷史,并通過參與制作、創作、寫作紅色文化作品等方式,引導學生在動手動腦中讓紅色文化入腦入心。

朱瑞達便以清風學子的身份組建“紅色走讀”團隊,更頻繁地走進了江西省各個革命老區、紅色革命舊址,找尋一位位紅色人物的后代乃至事件親歷者,面對面交流,聆聽別樣的故事。

在于都縣車溪鄉,朱瑞達見到了“守候三十年,等待新婚丈夫歸來”的烈士遺孀段桂秀;而在瑞金市葉坪鄉華屋紅軍村,當朱瑞達見到17棵蒼翠挺拔的松樹連成片時,無法用言語表達當時的感動。

“17名青壯年在蘇區‘擴紅’時參加了紅軍,最終卻無一人歸來。當我站在松樹林前,看著每棵樹上寫有名字的小木牌,歷史課本像是活了起來。”最終,朱瑞達的“紅色走讀”團隊選擇用紅色故事的形式傳承這份感動。

依據走讀收集的素材加上團隊感悟,團隊整理出紅色故事《一雙草鞋》《八子參軍》《十七棵信念樹》,除校內講演外,還走進全省11個地市開展了巡展巡演。

觀紅色遺址、訪黨史專家、讀紅色書籍、寫紅色感言……每年暑假,江西都會組織各高校學生開展“紅色走讀”活動,學生自發組成走讀團隊、制作走讀方案。隨后,通過學校海選、片區評選,產生大學生優勝團隊,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從中遴選1000個省級優勝團隊,給予每個團隊1000—1800元的經費,支持他們開展線下實地走讀。“紅色走讀”的腳步每行進一步,紅色基因的傳承就更深入一步。

紅色實踐與專業相融合,實現成果多樣化

“少量空鼓剝落、木柱根槽腐朽、蓋瓦破碎……”在“紅色走讀”過程中,來自東華理工大學土建學院的賈海濤在筆記本上仔細記錄著當地古建筑分布情況和可能需要重視的問題。

如何將“紅色走讀”與專業相融合?

土建學院師生連續5年把課堂搬到橋梁建筑、水利工程邊,學生們跟著老師走進田間地頭,通過測繪制圖、建筑速寫的方式描繪當地橋梁與建筑;檢查河堤,入戶訪談,在與村民交流中感受山鄉巨變。

“看見自己的專業所學能運用于實際中,我感到既興奮又驕傲!”正是這段經歷,讓賈海濤畢業后踏上“西部計劃”志愿服務之路。

在大學生群體中開展“紅色走讀”,讀的不只是紅色歷史,還有學科知識。僅在南昌大學,便有200余支“紅色走讀”學生團隊,學校充分發揮文理工醫交叉融合的優勢,引導各個團隊將專業特色與“紅色走讀”活動緊密結合。

為了把“紅色走讀”這堂鮮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引向持久深入,全省高校結合辦學實際,豐富載體,持續推出系列活動,實現成果多樣化。

景德鎮陶瓷大學將“紅色走讀”和辦學特色深度融合,著力打造“美術思政”育人載體;江西師范大學結合思政課程,將“紅色走讀”納入實踐教學,推進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融合;井岡山大學通過思政課教師、輔導員與學生團隊結對走讀,在走讀中討論問題、傳授知識,有效延伸了思政課堂……

紅色文化賦能“大思政課”建設

編寫紅色教材、打造紅色精品課程、舉辦紅色文化創新賽事、推進紅色藝術精品巡演……正如南昌大學大二學生尹向東所言,“來到江西讀書,才發現‘紅色文化育人’在日常學習、實踐、生活中無處不在”。

“為促進大中小學思政課有效銜接、螺旋上升,我們結合不同學段特點,編寫出版大中小幼各學段《紅色文化》系列教材,省財政每年投入3000萬元購買教材免費發放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使用,全省大中小學紅色文化課開設實現全覆蓋。”江西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建立“大格局”、建好“大資源”、建設“大課堂”、建強“大師資”,開辟紅色文化賦能“大思政課”建設的新賽道。

在井岡山第一位女紅軍、女共產黨員賀子珍的故鄉,學校開展紅色教育傳播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更清晰地展現出來。

利用假期,以賀子珍之名命名的子珍小學組織全校教師來到深山里的三灣改編紀念館,在楓葉坪旁,聆聽三灣改編親歷者后人、現已退休的何繼明將軍講述《弘揚三灣改編精神,爭做新時代好老師》。

“在講述賀子珍故事時,何將軍幾度動情哽咽,在場老師無不動容。所以,我們在活動后進一步請師生以舞臺劇的形式,演繹賀子珍的故事。”子珍小學校長劉振華說,“在歷史中回顧過去,在歷史中展望未來。教育是為了人類的發展與幸福,它帶給人的不僅是知識,更傳遞著文明與進步的理念。我們在傳承紅色文化的同時,要站在新的起點上,培根鑄魂,眺望遠方。”

《中國教育報》2024年05月17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网曝事件门|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拍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3|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尤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久久人人做人人玩人精品| 色播精品免费小视频|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日日夜夜精品视频|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果冻| 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