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教育部啟動實施高等教育虛擬教研室試點建設工作以來,目前三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共計787個,注冊成員突破7萬人。然而在職業教育領域,虛擬教研室形態還只是零散地存在于極少數職業院校。為此,荊州理工職業學院牽頭組建了全國首個以實體文秘教研室為基礎,輻射全國多所應用型本科院校、職業院校、職業教育研究機構的秘書通識課程群虛擬教研室,以產教融合、校際合作的方式,促進教研線上線下融合、云端資源共享,動態共建職業教育、開放教育、社區教育特色鮮明的優質秘書通識課程群資源及教學團隊,并推進其適應秘書職業發展與數字化升級,服務職業院校學生與社會終身學習學員形成秘書意識、秘書思維、秘書能力。
秘書職業迭代加速亟須文秘類專業探索云教研
新時代秘書職業迭代加速。2023年9月,習近平對新時代辦公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提升政治能力、落實政治責任,建設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模范機關,成為秘書工作的基本遵循。新修訂、公示中的《秘書國家職業標準》將技能等級調整為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一級(高級技師),并增加了科研助理工種,梳理了職業道德七個方面的基礎知識、三個方面的工作要求,體現了秘書職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背景下的新變化。
文秘類專業教研需要新形態。職業教育領域傳統形態的教學研究,往往依托教學團隊或者教研室,聚焦教育教學的典型問題,尤其是內涵建設的典型問題展開。而文秘類專業的教學研究,在人員的構成上,主要包括來自行業、企業的專家;內容的選取上,往往相對集中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場景的轉換上,可能會發生在秘書工作的一線。這些特殊的區別決定了文秘類專業的教研很難拘泥于時空、人員、場景相對固定的傳統線下教學研究。
虛擬教研室達成有效運行機制需要完善五方面
一是完善機構設置。職業教育教研的穩定、持續開展需要有實體教研室作為支撐,同時,必須有一個具備行業影響力、學術領導力、組織執行力的教研室主任,以及一個善于理解教研室主任意圖,并將其轉化為教研室行動的秘書機構。職業教育虛擬教研室的團隊成員可以是動態的,但是核心成員必須相對穩定,最好能夠有一定數量的文秘類專業學術組織、研究機構及從事秘書實務工作的專業領軍或代表人物,確保虛擬教研室組織結構合理、研究能力先進。
二是完善職責設定。作為一種教研形態,虛擬教研室的核心職責在于教育教學研究。文秘類專業天然具備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征,就現階段而言,就是要圍繞綜合素養、產教融合、教師團隊、學生發展、數字化、國際化等熱點、痛點與難點,小切口開展深度教研,研究出秘書職業的共性特點、不同行業秘書崗位的區分度,研究文秘類專業教師如何提升專業能力與教學水平,研究好用怎樣的“學與教”推動達成秘書人才教育、培訓,滿足現實與未來秘書崗位目標需求。
三是完善平臺建設。教育部《關于開展虛擬教研室試點建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了在高等學校試點探索“智能+”時代新型基層教學組織的建設標準、建設路徑、運行模式等,職業教育領域還沒有有組織的實踐。區別于傳統的教研形態,文秘類專業職業教育云教研的平臺除了線下實體空間之外,應當有一定的云空間,云空間至少包括各教研成員在線交流工具與資源共享空間,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相對靈活地創建有效、管用的教研平臺。
四是完善運行規范。虛擬教研因為跨越時空,機動性強,更需要有運行規范,以防范運行隨意帶來的質量不穩定風險及線上及時共享不可逆帶來的意識形態風險。以秘書通識課程群虛擬教研室為例,秘書處設在荊州職業技術學院,得到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秘書學專業委員會等相關部門的技術指導,教研室制定了章程,發布了教研室標識,確立了加入標準與流程,執行“一活動一方案”的閉環運行規則,確保云教研安全、有序。
五是完善評價標準。虛擬教研的“智能+”形態特點決定了容易出現重形式輕內容、教研不接地氣等問題,因此在評價這種教研形態的時候,重在關鍵要素與評價機制,特別是一定要有實際做教研選題、專家遴選、教研控場的教研室主任,一定要有作為云教研底盤的實體教研室和務實高效的秘書處,一定要有概述性和拓展性的教學研究呈現。文秘類專業教師是最主要的評價者,相關學生是最主要的受益者,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研究什么、研究出了什么、解決了什么問題,是對虛擬教研室最核心的評價指標。
(作者系荊州理工職業學院、荊州市廣播電視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11日第7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