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國外學校如何防治校園欺凌

發布時間:2024-06-13 作者:殷玉新 陳晨 來源:中國教育報

當下,校園欺凌已成為全球教育和學校治理的棘手難題。研究認為,校園欺凌的暴力種子往往在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共同影響下萌芽,而顯現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近年來,比起出現問題后被動應對,許多國家和學校采取了提前介入、積極治理校園欺凌的策略,多措并舉守護校園安全。

立足心理健康

    指引學生在良好關系中健康成長

防止校園欺凌發生,最關鍵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學校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能力,幫助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管理情緒,從而降低校園欺凌發生的可能性,還要重視提升學生的心理復原力,即在危機中成長和生存的能力,讓學生長出一顆“強心臟”。

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能力。研究表明,當學生普遍擁有良好的自我認知能力、情緒管理能力、社交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和科學決策能力時,校園欺凌發生的概率就會顯著降低。近年來,歐盟一直在推進社會情感能力課程進校園,以期通過課堂教學、團體討論、角色扮演、游戲活動和項目式學習等方式,使學生學習并掌握社會情感能力。墨西哥將社會情感教育納入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體系,內容包括學會認識自我、具備同理心、具備情緒調節能力、與他人良好協作等。通過在學校普及社會情感教育,墨西哥政府期望營造互相關愛、和諧、包容的學習環境。愛爾蘭學校積極了解學生訴求,鼓勵學生建立學生會,建構學生之間親密的伙伴關系,以增強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

提升學生的心理復原力。多項長期研究顯示,通過增加保護性因素或減少風險性因素的方式培育學生的心理復原力,有助于直接或間接地減少學生的暴力行為,也有助于學生在遭受欺凌后盡快恢復正常生活。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多所公立學校實施了提升學生心理復原力的項目,指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采訪、小組討論和頭腦風暴等方式學習如何傾聽、談判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關愛他人,從而減少暴力行為。這一項目也有利于提升心理韌性,減少欺凌行為對學生的傷害。

聚焦道德教育

    積極防止校園欺凌行為發生

一些國家、國際組織和研究者將德育作為防治校園欺凌的主要手段,因為個人品德的喪失和公共道德的缺失是導致校園欺凌發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學校要更加重視德育,既加強對學生個人品德的教育,又重視學生基本公德的培養,嘗試從多個方面破除校園欺凌。

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在德國,學生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就開始接受“善良教育”,其第一課通常是“愛護動物”。幼兒園設有小動物飼養區,由孩子們輪流照料。此外,幼兒園和中小學鼓勵孩子們用零用錢“領養”動物園的動物或參與捐款拯救瀕危動物的公益活動。德國的中小學還廣泛開展以“尊重生命”為主題的寫作競賽。例如,一名少年以細膩的筆觸記錄了他救助并放生一只受傷小鳥的經歷,其作文在學校的寫作比賽中脫穎而出。從愛護動物,到同情弱者、力所能及幫助身邊人,德國學校的“善良教育”試圖讓孩子們通過身邊小事,樹立起善待生命、反對暴力的觀念。

培養學生的基本公德。從小接受道德教育,有利于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進而減少欺凌他人的可能性。2014年,韓國頒布《人性教育振興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將人性教育確定為韓國幼兒園和中小學的必修課。課程內容不僅包括體育活動、藝術和人文素養教育、校園暴力預防教育等,還包括法律意識教育、環境教育、森林教育、動物保護教育等。韓國學校試圖在學生心中樹立禮、孝、正直、責任、尊重、關懷、溝通、合作的價值觀念,從而營造包容的學校文化和環境,努力讓學生有歸屬感、安全感,進而減少暴力行為。

培養相應能力

    讓學生掌握應對校園欺凌的方法

保護“少年的你”,學校是主陣地。治理校園欺凌,必須讓學生有能力積極應對校園欺凌行為,欺凌者要認識到欺凌他人的錯誤,旁觀者要積極參與到反對校園欺凌的行動中。這需要學校構建相應的能力體系,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思辨能力和行動能力。

在課程中融入應對校園欺凌的知識和技能。中小學要通過課程教學引導學生以平等、尊重的姿態相處,加深相互理解,使學生對受欺凌者產生共情,激勵正義行為。例如,加拿大中小學將培養學生應對校園欺凌的能力納入各學科教學目標。語言文學課上,學生通過閱讀包含校園欺凌內容的書籍和材料,了解欺凌是什么,通過創作詩歌和散文來表達對欺凌的感受;數學課上,學生將校園欺凌的統計數據作為討論和探索的基礎,分析學校的調查數據是否真實;藝術課則鼓勵學生通過戲劇、舞蹈和音樂等形式探索校園欺凌的解決方案;科學與健康課會幫助學生了解欺凌行為發生的復雜原因和影響,指導學生獲取社會情感發展、社會行為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等知識。

在“真實場景”中提升學生應對校園欺凌的能力。在“真實場景”中體驗、感受欺凌的后果并利用所學知識思考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欺凌現象的認知和應對能力。KiVa是基于24所試點學校,針對芬蘭6—15歲學生開發的干預研究項目,在學校層面為解決校園欺凌問題提供了廣泛可操作的工具和材料。實踐證明,其能有效減少欺凌行為,并幫助創造一個沒有欺凌的環境。項目根據6—9歲、10—12歲、13—16歲學生的身心特征研發了三套游戲,以情景再現的方式,讓學生分別扮演欺凌者、受害者和旁觀者,促進學生充分討論欺凌發生的原因和應對策略等,并組織學生以集體會談的方式解決校園欺凌問題。自KiVa項目實施以來,芬蘭的校園欺凌事件減少了52%,也有效提升了學生應對校園欺凌的能力。澳大利亞中小學分4個年齡段開展有針對性的“沖突解決教育”,5—7歲的學生需要了解沖突可能發生的地點和原因,8—10歲的學生需要分析沖突可能惡化的原因,11歲的學生要能認識到沖突發生和升級的過程,12—15歲的學生要能夠分析并獨立解決沖突。

(作者單位系浙江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13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午夜麻豆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老女人精品视| www.亚洲精品.com| 99免费精品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蜜芽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 拍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 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伦精品免编号公布|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小呦精品导航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日产精品_国产精品毛片|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