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王值軍:扎根大山的“擺渡”老師

發布時間:2024-06-27 作者:本報記者 程墨 通訊員 尚紫荊 邱婉婷 來源:中國教育報

天剛蒙蒙亮,王值軍挑著扁擔又出發了。學校雖然建在庫區,但周邊沒有水源,王值軍要走幾百米的山路將水挑回。在學校附近的旅游公路修通前,他還要搖著小船接送不住校的孩子們……

就這樣,28年的時間,他用一根扁擔、一艘小船,為庫區的孩子搭起了“求學之路”,讓僅有800多人的小山村走出了幾十名大學生。

“師范學校畢業后,王值軍就扎根在湖北崇陽的一個庫區‘孤島’教學點,以校為家。除了日常煩瑣的教學工作,他還需要每天搖著小船,接送學生上學放學,這一搖,就風雨無阻地搖了28年。他也因此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通往知識海洋的‘擺渡人’。”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院長鄭軍,走上全國政協“委員通道”,向中外記者講述王值軍扎根大山的教育故事,讓王值軍又一次引起廣泛關注。

而在此之前,王值軍先后獲得崇陽縣十佳師德標兵、咸寧市模范農村教師、湖北省荊楚楷模、湖北省十佳師德標兵、南鄂楷模、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基層一線人才)等諸多榮譽。

一位普通鄉村教師,何以成為傳遞教師精神的生動“符號”?記者來到學校,試圖“解讀”他的教育人生。

    身兼多“職”

    是老師也是父親

1995年,王值軍剛參加工作時,在崇陽縣楠木坑教學點教學,當時只有三個學生。教室設在居民樓里,居民樓位于孤島,四周都是水庫。孩子們上學不方便,物資購買也是個難題。王值軍拿出了自己一年的工資2000余元,還向當時在深圳打工的姐姐借了1500元,湊出錢來自己造了一艘小木船,每日接送孩子們上下學。

3年后,現盤山小學附近的居民們為解決孩子入學難題,希望能合建一所學校。王值軍義無反顧地加入了隊伍。時值6月,包括王值軍在內,一共400多名村民全部出動,砍伐樹木,拓平場地,購運水泥沙石,再請木匠、泥瓦匠對教室進行修繕。不到3個月的時間,一間基本的教室大功告成。9月初,王值軍帶著孩子們正式進入教室上課。

“當時正值漲水窗口期。我們每天干勁十足,到10公里外的老虎洞伐樹,將五六棵樹放排捆綁在一起,讓樹順著河流從山上流下來。”回憶起修建教室時的場景,王值軍歷歷在目。他笑著說,他眼角的一塊傷疤,就是他站在排上遇到潭水回旋,不小心掉進潭中磕到石頭留下的痕跡。

在盤山小學,作為唯一的教師,王值軍不僅要承擔教學任務,還充當著學生們的“父親”。這個角色的分量是沉甸甸的。每天王值軍需要去水庫挑水,沿上坡路挑至學校,給孩子們洗澡洗腳。一個周四夜晚,王值軍在給孩子們洗腳時,發現其中一個學生臉色煞白,一直用手捂著肚子。他急忙背著學生上了機動船,連夜送到縣城醫院,還拿出兜里僅有的1300余元墊付了一部分手術費用。

從教這么多年,王值軍很少離開鎮子。除了教學之外,撐船接送、穿衣洗漱、做飯洗衣、教育教學、順應季節打魚、曬魚干……回家的次數少了,但王值軍的身影活躍在了孩子們學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成了點亮孩子們生活與希望的那束光。

    因材施教

    讓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提起在盤山小學任教的日子,王值軍笑稱盤山小學有著“三一”學校之稱——“一師一校一班”。由于師資力量匱乏和環境條件制約,王值軍采取的是復式教學法。一間教室兩塊黑板,一、二、三年級的學生集中在一間教室上課,王值軍布置完上一個年級的作業,趕忙換塊黑板教下一個年級。鄉村教學點條件艱苦,但王值軍數年如一日地堅守著,還鉆研出了一套針對鄉村孩子的教學方法。

“我希望自己的教育能觸碰到孩子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讓光照進去,從而讓孩子們也逐漸養成責任擔當、感恩反哺的意識,一生受益。”2008年,王值軍教過一個學生小李。剛上一年級時,小李有多動癥傾向,坐不住板凳,經常在教室遍地打滾,做惡作劇。“我比較關注這個學生,當他安靜坐板凳的時間延長一點兒的時候,便會提出表揚:‘真棒!坐得住了!’次數多了,小李不僅更安分了,還更愛表現自己,總能敢為人先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回答錯了,我也會對他說:‘已經很棒了!還差一點兒就對了。’”王值軍滿臉欣慰地說,這樣的堅持下,小李有了不小的進步。一年級結束時,小李的數學超過了及格線,還養成了很強的自主性,回家能自己主動做作業。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因材施教是王值軍篤行不移的信條。王值軍曾帶過一個學生小蔣,小時候由于青霉素的不當使用成了聾啞人。小蔣脾氣暴躁,在家經常搞破壞,但王值軍觀察后認為小蔣心智正常,并且動手能力不錯。于是,王值軍將自己曾經習得的電工知識和操作技能傳授給了小蔣。維修電飯煲、燈泡……慢慢地,小蔣學得了一些技能。小學畢業后,小蔣到縣城專門的技能學校學習水電維修,學成后還成立了自己的水電工小組。如今,他已成家立業,幸福圓滿,王值軍去縣城的時候,還常常在小蔣家落腳吃飯。

一日為師,終身為師,王值軍始終關注著學生。畢業多年,20歲出頭的小林網癮很大,家里為他說好的幾門親事,都因此泡了湯。王值軍知道后,對小林狠狠地教育了一番,并把自己教過的一個學生介紹給了他。“這個女孩有主見,勤儉持家,跟小林在一起后,根治了他的網癮。”后來夫婦倆雙雙在衛校進修,成了當地的村醫。

“鄉村教育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我能做到的就是用愛心和智慧引導,耐心陪伴他們成長。犁心田,靜待花開。”在坑坑洼洼的彎繞山路與清透碧綠的程程水路間,王值軍用28年的堅守撐起了無數孩子熱氣騰騰的明天。

    言傳身教

    讓鄉村情懷一脈相承

被王值軍扎根鄉村的教育情懷所感染,如今,不少王值軍教過的學生也相繼回到家鄉,投身鄉村建設。

王值軍在尺沖小學任教時,廖崇峰曾在這里讀書。“王老師上課很嚴肅,但對學生都很關心。我記得有一次一位女同學上課暈倒了,王老師立即把她背去了縣里的醫院,還自費幫她付了醫藥費。后來女孩把醫藥費送給老師,老師拒絕了。”王值軍老師愛崗敬業的形象,在年幼的廖崇峰心里埋下了種子。

離開家鄉后,廖崇峰一直在深圳工作。疫情防控期間,王值軍通過廖崇峰的奶奶,與廖崇峰取得了聯系,希望他“能回到鄉村建設家鄉,既能照顧年邁的奶奶,也能解決家鄉孩子的上學難題”。廖崇峰被王值軍的話打動了。

2020年廖崇峰回到家鄉,先跟著王值軍在尺沖小學代課兩年,接著考上了肖嶺鄉的教師編。廖崇峰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作為一名年輕鄉村教師,不僅要為孩子們傳道授業,還要給他們足夠的關愛,開闊他們的眼界,讓鄉村的土壤也能開出明媚的花朵。

包含廖崇峰在內,王值軍帶過的多個學生陸續回來建設家鄉。廖星平也是王值軍2005年在尺沖小學帶過的學生。2023年大學畢業后,她先是跟著王值軍在尺沖小學當了一段時間代課老師,今年2月份入職尺沖村的書記助理。“王老師是一個嚴格又熱心的好老師。我問王老師能否跟著他實習,他二話不說就答應了。接下來,我也想像王老師一樣,成為一名扎根鄉村的好老師,助力家鄉建設發展。”廖星平說。

言傳身教,王值軍帶過的學生懷揣著對家鄉的深厚感情在鄉村建設的各個領域發光發熱。“我始終堅信,教書育人是先教孩子們成人,再教孩子們成才。這方面,教師的率先垂范必不可少。能帶領著孩子們成長,讓他們挖掘自己的潛質、發揮自己的特長,成為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是我最大的成就感。”王值軍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27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chinese精品男同志浪小辉|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模特hd在线|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国产网红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电影| 99久久免费中文字幕精品| 97r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二代|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99热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久久se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