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國度,如湯加、基里巴斯、坦桑尼亞等國家,濱州醫學院的“白衣使者”們用他們的仁心妙術,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健康與希望。30多年來,這些醫生不斷跨越重洋,以實際行動在中國與異國之間架起了援外醫療的“彩虹橋”。
1987年,濱州醫學院作為山東省援外醫療派出單位,首次選派醫生赴東非的坦桑尼亞執行援外醫療任務,自此拉開了該校援外醫療的序幕。至今,該校已累計向多個國家派出業務骨干17人次,并首次整建制派出第一批援基里巴斯醫療隊。在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年的輝煌歷史上,該校援外醫療的醫生們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挑戰
跨越國界的生命守護
援外醫療工作絕非易事。受援國普遍地處偏遠,醫療資源匱乏,地域性傳染病也時常肆虐。惡劣的氣候條件也對醫療隊員的身體健康構成了挑戰。高原熱帶氣候使得人體免疫力大幅下降,消瘦、體力不支等癥狀時常困擾著醫療隊員們。
塞舌爾是坐落于東非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醫療條件極為有限。2003年,中國第十二批援塞舌爾醫療隊隊員、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濱醫附院”)病理科醫生趙大華在抵達伊始,便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地沒有專職法醫,他必須身兼數職,不僅要完成病理診斷,還要進行尸檢并出庭作證。援外期間,他憑借過硬的專業技能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完成了200多例尸檢。
坦桑尼亞的醫療條件同樣艱苦。“在國內,醫生們通常依賴循證醫學進行診斷,而在坦桑尼亞,則更多需要依靠經驗。有時在氣管受不受壓都不確定的情況下就要給患者全身麻醉,其危險系數難以想象。”中國第二十五批援坦桑尼亞醫療隊隊長、濱醫附院麻醉科醫生秦承偉表示,沒有足夠的技術積累、沒有豐富的經驗,是很難擔起這些挑戰的。
2018年9月,坦桑尼亞,一場備受矚目的連體嬰兒分離手術正在進行。負責此次手術麻醉的正是秦承偉所在的援外醫療團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手術,他們順利將肝臟部分相連、70天大的連體嬰兒分離。這場手術的成功,不僅彰顯了秦承偉醫療團隊的專業素養,更在國際舞臺上贏得了同行們的認可和贊賞。
2018年7月,在南太平洋島國湯加,由濱醫附院麻醉科醫生張勇擔任隊長的中國第一批援湯加醫療隊,同樣以精湛的醫術贏得了當地醫生的敬佩。他們所使用的肌間溝和腋窩入路臂叢神經阻滯技術不僅讓當地患者避免了全身麻醉,還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在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紀念暨表彰大會上,張勇榮獲“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幾十年來,正是憑著“仁心妙術”的校訓精神,一代代濱醫援外醫生在受援國贏得了聲譽,扎下了根脈。
堅守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在援外醫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88年7月,濱醫附院中醫科醫生齊傳厚加盟了中國第二批援塞舌爾醫療隊。他在途中得知原先此次醫療隊并沒有安排中醫,但時任山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張奇文訪問塞舌爾時,極力推薦中醫,雙方才達成臨時協議,給中醫5個月試用期。最終,齊傳厚憑借精湛的中醫技術,贏得了當地醫生與患者的尊重和認可,齊傳厚也在被多次挽留后,在當地整整工作了4年。
“患者是社區志愿者,25歲,突發腹痛并呼吸困難兩天,治療過程中癥狀無緩解反而不斷加重。”中國第十八批援塞舌爾醫療隊隊員、濱醫附院肝膽外科醫生呂瀟童接診后,經過初步判斷,迅速實施緊急處置措施,對患者進行了胸腔穿刺置管引流,使左肺復張,呼吸困難得以解除。
引流過程進行得非常順利,但引流出來的卻是醬油色的液體。呂瀟童一時間無法判斷原因。于是,他緊急遠程連線了濱醫附院肝膽外科和胸外科等專家后援團。肝膽外科主任歐琨的回復言簡意賅:“不排除胰腺胸膜瘺可能性,注意保持引流通暢,復查胸腹部CT確診,如有條件,同時進行慢性腫塊型胰腺炎(MTCP)檢查。”寥寥數語很快就解除了呂瀟童的困惑,他迅速按照流程進行檢查,并拿到了準確結果。
這樣的場景,是每一批濱醫援外醫療隊員都會經歷的。在援外醫療的過程中,醫生們始終堅信“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們背后有強大的后援團隊以及來自家人的支持。這種團結和互助的精神,正是他們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堅守崗位的堅強后盾。
傳承
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基里巴斯共和國是世界上唯一既跨赤道又橫越日界線的國家,因此被稱為“全球一天最早開始的地方”。
2022年5月,由濱醫附院麻醉科醫生張勇、急診醫生孫斌和老年醫學科醫生馬秋華組成了中國首批援基里巴斯“三人醫療組”。
在這里他們不僅治病救人,還“授人以漁”,通過培訓和指導當地醫生提高醫療水平,為受援國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援外醫療期間,他們開創性地開展了超聲引導下肌間溝入路、腋窩入路臂叢神經阻滯、腘窩部坐骨神經阻滯等一系列新技術,還幫助當地醫院加強科室規劃管理、解決輔助檢查短板、做好學科建設。
在即將結束首次援外醫療任務時,馬秋華接診了一名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并重度心力衰竭的少年。“由于起病急、病情重、進展快,最終搶救無效死亡。我仍清晰記得他眼神中對生命的渴望。”馬秋華說,這也成為她留下來繼續支援基里巴斯的原因。
2023年12月,中國(山東)援基里巴斯第三批醫療隊再度啟程,濱醫煙臺附屬醫院急診內科醫生王占青擔任隊長,這也是該院首次承擔醫療援外任務。“在援外醫療任務中,我們堅持發揚‘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把濱醫‘仁心妙術’的校訓發揚光大,用一言一行講好中國故事,做一個合格的‘白衣使者’。”啟程之際,王占青深情地表示。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01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