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關注:“雙高計劃”五年間·山東篇
“雙高計劃”是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的重大項目。作為“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日照職業技術學院以引領改革、支撐發展為目標,扎根地方、深耕海洋,走產教城融合發展之路,在產業轉型升級、科技成果轉化、企業“走出去”等方面彰顯服務貢獻。
扎根地方,產教城融合,培養產業急需高技能人才。當前我國進行重大產業布局,實施區域發展戰略,要求“雙高計劃”學校主動跳出教育看、緊跟戰略走、圍繞產業干,加快培養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高技能人才。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聚焦海洋強國、制造強國等國家戰略和省市產業布局,把建設高水平職業院校與建設高質高效的產業體系、宜居宜業的新型城市結合起來,走產教城融合發展之路。主動長入城市、匯入產業,打造了緊密對接地方產業、以水產養殖技術和建筑工程技術兩個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為引領的十大專業群。深化產教融合、以產定教,牽頭成立先進制造市域產教聯合體,校企共建8個產業學院、5個教學工廠、6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開展聯合育人、協同創新。學校每年向社會輸送優秀畢業生5000余人,其中35%在當地就業。水產養殖技術專業群為沿海漁業養殖培養適用人才,沿黃渤海650家養殖企業里,70%的技術骨干是學校畢業生。
深耕海洋,產教科同頻,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當前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需要推動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貫通、融合發展,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雙高計劃”學校要在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中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中試車間”。學校水產養殖技術高水平專業群主動適應區域海洋經濟發展需求,深耕海洋生物領域,找準“科”與“教”的契合點,升級人才培養、調整科研定位,助推行業轉型升級。師生研發的“蝦青素分子模式”技術將蝦青素提煉純度提高到國際同行業標準水平的4.5倍,成果在20余家企業應用,助推2家企業在新三板上市。“微藻減排與生物質利用”技術成功解決了當地微藻產業成本高、利用率低、生產廢料難處理的難題,促進相關企業增收近2000萬元。“東蝦西移”技術團隊幫助新疆喀什地區建設標準化澳洲淡水龍蝦養殖基地,實現龍蝦養殖產業規模化發展,年養殖20萬尾,為當地開辟新的產業增長點。
教隨產出,政行企校同行,服務國際產能合作。推進職教出海,是職業教育服務國際產能合作的現實需要。學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群以政府統籌、行業牽線、校企同船出海為思路,布局海外“班·墨學院”,勇當職教出海的探路先鋒。學校與中航國際成套設備有限公司、加納庫馬西技術大學三方共建“加納庫馬西國際學院”,開展建工、汽車、創意設計等專業的學歷教育、師資培養、技能培訓和人文交流。開發108項國際化標準賦能“一帶一路”,土木工程師8級職業標準及配套專業教學標準獲坦桑尼亞國家職業教育委員會認證,5門國際化課程標準和51項設備使用標準被加納采用。學校被評為“中非應用型人才聯合培養項目”首批試點校,入選教育部首批“未來非洲—中非職業教育合作特色項目”,四次榮獲世界職教聯盟(WFCP)卓越獎。
(作者系日照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02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