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如何加快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透過高校的思考和探索看解題之道

發布時間:2024-10-19 作者:本報記者 梁丹 來源:中國教育報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個老話題,但在朝著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扎實邁進的當下,它又有了新錨點。

  作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高校有何新作為?近日,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舉行第十八屆大學管理者論壇,與會高校代表圍繞這一話題分享了各校的思考和探索。

  聚焦課程建設

  突出多元、自由和高挑戰性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通過更多元自由、高挑戰性的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激發內生動力,成為當前高校拔尖創新人才改革中的一大特點。

  在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研究型課程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該類課程由首席教師領銜的教師團隊支撐完成,包含理論學習、實踐學習等板塊,是學校跨學院跨學科組織課程的一種新嘗試。

  “以新一代芯片微納制造與應用這門課為例,課程既包含芯片技術基礎、芯片材料知識等理論學習,還有芯片應用設計與芯片實踐制作等模塊,不僅讓本科生完整地了解芯片制造流程,還以高階挑戰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擔大任。”致遠學院黨委書記周永豐介紹,這類包含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的創新課程在學生中廣受歡迎。

  超300人在本科階段拿到輔修證書或雙學位,學校課程總量從2300門增加到6300門,轉專業畢業的學生比例從2007屆的4%增加到2024屆的20%……會上,中國海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范其偉分享的這組數據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針對以往不同專業涇渭分明的課程壁壘,近年來,中國海洋大學實行“有限條件下的自主選課制”,將每個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進行“套餐”設計,學生在學校的專業導航和選課指導下,既可以選擇一個或者兩個套餐,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發展預期等,選擇其他專業“套餐”內的個別課程,形成個性化的學習“食譜”。“自主選課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課程選擇權和專業自主構建權,形成了自主、動態、柔性的專業轉化方式和多樣化的人才成長路徑。”范其偉說。

  跨校聯合培養

  在交叉融合中創新培養模式

  近日,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等三大科學獎項的依次揭曉,再次展現出學科交叉的巨大潛力。

  在溫州醫科大學藥學科技創新平臺聯合中心主任、藥學院副院長黃志鋒看來,作為科技創新的新支點,學科交叉融合是推進藥學教育創新發展和藥學人才培養改革的重要舉措。“未來,藥學拔尖創新人才不僅要有科學腦,還要有人文心、工匠手和藝術嘴。”

  “這需要高校在更大范圍內解決師資制約、資源不足等問題。”黃志鋒介紹,近年來,溫州醫科大學積極“走出去”,與上海大學等圍繞新醫科、新工科進行聯合培養,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

  面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巨大需求,跨校聯合培養成為更多高校的探索新方向。

  作為學科類型相對單一、理工類學科支撐不足的財經類學校,如何滿足新時代培養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西南財經大學教務處處長湯火箭介紹,學校與電子科技大學開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金融學”聯合學士學位項目,各自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核心課程共建、教師團隊共創等方式,為學生提供計算機專業與金融專業融合的課程體系,構建起“新商科+新工科”的育人新模式。

  深化科教融匯

  在實踐中培育拔尖創新人才

  從科研機構進入高校后,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叢楊對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關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體會。

  叢楊發現,科學研究可以理解為“通過做事培養人”,人才培養則是教人如何去做事,“兩者最終指向其實是一致的,都是要做人做事做學問,服務國家和社會發展”。

  把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工作更緊密地結合起來,讓科技創新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更好地形成相互支撐,也是當前高校人才培養改革的一大重點。

  在中國海洋大學,有一門開在大海深處的課程“海洋科考認知實踐”。在全球最大的靜音科考船“東方紅3”船上,中國海洋大學打造了一流的海洋科考和涉海高層次人才培養科教平臺。近年來,該校用大平臺、大計劃培養國家戰略人才,通過不斷完善科研育人工作體系,激勵教師把育人工作貫穿于科研訓練之中,組織學生參與各類項目,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把科研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

  今年,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立項中,上海交通大學共立項20項,其中,致遠學院學生的立項數達到了11項。

  周永豐認為,這離不開致遠未來學者等學生科研實踐項目的長期積累。“緊盯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科技發展前沿,我們積極把相關內容納入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更新教學形式,鼓勵本科生進行高挑戰的科研實踐,提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成效。”

  從科研項目到教育教學,從基礎理論到實踐應用,一條全鏈條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之路正在鋪展開來。

《中國教育報》2024年10月19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99精品国产在这里白浆|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拍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色妞ww精品视频7777|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综合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中文字幕精品1在线|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久久精品视频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一级做a爰黑人又硬又粗免费看51社区国产精品视 |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99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