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人工智能+思政”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發布時間:2024-10-21 作者:王亞煦 來源:中國教育報

  人工智能作為驅動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引擎,推動了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高校作為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陣地,不僅要引領這一教育變革,還要不斷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一大批能夠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創新型技術人才。

  當前,人工智能為思政教育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和驅動力,為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注入了新活力、擴展了新范式。拔尖創新人才是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革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資源中最關鍵、最稀缺的頂尖部分,對于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大意義。他們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往往對獨立思考和獨立行動的個性化需求較強,更加重視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思政教育必須與時俱進,緊扣拔尖創新人才的特點,準確把握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規律,通過人工智能賦能思政教育,助力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教學理念守正創新

  在教學理論上,人工智能賦能思政教育既是對傳統思政教育理念的守正,實現了學生全面發展的價值追求,也是對思政教學模式的創新,以主體、過程、空間等創新方式擺脫了教學困境。人工智能的算法技術并非單純的工具技術,而是蘊含明確價值取向的新興力量。因此,高校要培育拔尖創新人才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突破西方國家算法技術優勢,解決我國“卡脖子”難題,將拔尖創新人才的獨立行動轉變為有組織的科技創新和產業革新行為。

  從內在邏輯看,人工智能的數據和算法將深刻改變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教育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海量數據,更全面地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掌握其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等方面的變化,進而匹配相應的思政教育資源、思政元素。通過立足專業基礎,厚植拔尖創新人才的家國情懷,培樹全球視野,培育精益求精的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立志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

  從外在邏輯看,人工智能構建高校思政教育人機協同的智能系統,使思政教育的育人內容和方式由傳統的“鏈接式教學”向“互嵌式教學”轉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人工智能的教學情境中更加平等和開放。

  教學內容因“智”而新

  在教育供給側,人工智能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生成并提供海量的知識內容和教學數據信息,與傳統教材內容形成立體知識網絡,逐步建立思政教育的“數字知識庫”。

  在教育需求側,人工智能通過數據分析、整合、共享及評估等方式,識別受教育者的學習狀態和學業水平,對人才培養進行實時評價,并與傳統教育感知相融合,共同構建智慧教育生態,逐步建立思政教育的“智能評價庫”。

  在教育主客體交互環節,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建設以學生為中心的多維度、智能化、科技化的全立體復合式教學場景平臺。以虛擬仿真技術搭建虛擬場景,可以使思政教學從物理空間拓展到多維空間,增強課堂活力。

  通過上述“兩庫一平臺”的搭建,可以大幅提升思政教育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例如,利用智能化在線學習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活動,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擴展現實、信息可視化等技術,發揮智能算法和大數據資源在計算上的全面性、準確性、系統性優勢,監測跟蹤線上線下展現的各種價值觀交鋒對抗、接納互補、碰撞融合等動態過程,以便及時對思政教育各環節進行結構優化與功能升級。

  教學形式乘“智”而上

  拔尖創新人才的思維更活躍,個性化需求更強,對教育的精細化水平要求更高。因此,我們一是要利用人工智能對思政教育的內容生產、過濾和推送等環節進行精準定位,實現課程的個性化定制。思政課教師通過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精準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習慣,實現教學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二是要根據教學目標、課程內容、實施環節的特點,將人工智能技術有機融入教學過程,并持續優化教學過程。同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教育過程的監測和分析,結構化搭建預測模型,實時進行教與學的調試,做到教學匹配度的最大化。

  三是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思政理論進行形象化詮釋,使思政教學成為能讓學生真實感觸和體驗的教育場景,開創一種新的主客體“共在”模式,進而更有效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比如,高校借助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技術,將學理性較強的理論概念變得形象直觀、有理有趣,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提升思政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

  教學載體依“智”而為

  思政教育越立體、越直觀,越能吸引人、啟發人。人工智能化的教學載體為思政教育教學提供了更便捷、高效、優質的支持和保障。因此,我們一是要順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強調跨領域、跨學科性的特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學術聯系,實現思政內容與跨學科知識的有機融合,特別是與學生成長發展相關的學科,比如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

  二是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思政教育及時捕捉熱點、發現并分析問題,結合問題與實際需求對思政教育內容進行實時優化,使其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三是要加強算法設計、模型搭建、圖像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的培育與應用場景的實踐,深化師生對人工智能技術內涵與應用情境的全方位理解,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虛擬場景與現實場景的銜接,在虛擬式、交互式的學習場景中,內化抽象的價值觀,從傳統的“宏大敘事”和“大道理”的灌輸式教育方式,向啟發受教育者主動探索的教育敘事轉變,切實提升教育實效性。

  (作者系廣東工業大學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4年10月21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秘入口18禁麻豆免会员| 99re这里只有精品热久久| 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拍|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987| 国产精品夜夜爽范冰冰|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牛牛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久re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免费精品人在线二线三线区别|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人成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182tv午夜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人妖系列在线精品|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民宅偷窥盗摄|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