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新質生產力如何引領地方高校學科建設

發布時間:2024-11-04 作者:曾祥君 來源:中國教育報

  在全球化與信息化的浪潮下,生產力質的飛躍正重塑著社會經濟結構與產業生態。作為驅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智力引擎,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水平與區域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提升有著直接關聯;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基地,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區域創新體系的構建與產業升級的進程。面對新質生產力發展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地方高校亟待重新審視學科建設的目標與要求,以更好地適應并引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新要求:學科發展與生產力發展精準對接

  在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新要求體現為學科發展與生產力發展的高標準精準對接。新質生產力的進步對學科建設的深度與廣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高校應在鞏固傳統優勢學科的基礎上,緊跟科學技術發展的新趨勢,積極拓展新興研究領域,構建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科體系。此外,還應加強應用研究,注重與地方產業的深度融合,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和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緊跟國際和國內科技前沿。地方高校要加強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培育,提升學校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培養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同時,要拓寬國際化視野,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并吸收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研方法,從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

  更加注重實踐性和應用性。地方高校要強化與行業企業的協同創新,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加大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質性貢獻,將學術研究與實際需求相結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新目標:學科體系瞄準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地方高校在學科建設上,以“構建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相適應的學科體系”為目標導向,重點聚焦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培養能夠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的創新型人才。地方高校一方面要通過更新教學方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另一方面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研項目和社會實踐,從而有效提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是推動科學研究與地方產業的深度融合。地方政府應以推動兩者融合為目標促進產學研合作,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地方高校則應主動與地方企業對接,共同建立研發平臺,聯合申報科研項目,以加速科研成果產業化進程。

  三是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可持續發展目標,地方高校通過變革學科結構,構建起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學科體系,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學科優勢,從而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和技術支持。

  新路徑:走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學科內涵發展道路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既為地方高校學科建設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動力,也給地方高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學科建設可從以下三條路徑入手:

  首先,科學規劃、調整和發展學科。一是制定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學科發展規劃。這要求地方高校管理層深入研究新質生產力的特點和發展趨勢,明確學科建設的方向和重點,確保學科建設與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同步,乃至進一步超前布局,以學科建設引領和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二是強化學科動態調整。地方高校應密切關注科技進步和產業變革的最新動態,明確適應當地科技進步和產業變革的需求點,以國家戰略需求牽引調整學科布局,優化學科結構,培養符合產業趨勢發展的人才。三是加強學科協同發展。地方高校應鼓勵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打破學科壁壘,推動交叉學科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形成新的學科增長點。

  其次,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地方高校應主動與地方產業界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共同研發、技術轉移、人才培養等方式,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這種合作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預防教育端與產業端的脫節,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也能為教師提供了解產業實際需求的窗口,增強教育創新服務能力,從而提高教學和科研的針對性與實用性。

  再次,提高學科內涵式建設水平。一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地方高校應通過引進高層次人才、加強教師培訓等方式,提升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同時,鼓勵教師參與產業實踐,成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雙師型”教師。二是強化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地方高校應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和社會實踐,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還應開設創新創業相關特色課程,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培養他們的創業能力。

  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新要求、新目標、新路徑相互關聯、相互支撐。新要求為學科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新目標明確了學科建設的最終追求,而新路徑則是實現這些要求和目標的具體策略。進一步明確學科建設的新要求和新目標,探索新質生產力引領下的學科建設新路徑,不僅是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必然選擇。

  (作者系湖南理工學院校長、湖南省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岳陽市基地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04日 第0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热|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无码| 国产精品第13页|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 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中国 |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免费看一级毛片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手机版|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国产精品1024永久免费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久久96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