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學業失敗一直是巴西基礎教育發展面臨的問題之一。根據最新統計數據,2018年至2023年,巴西青少年超齡在讀(指六至九年級超過適齡年齡兩年及以上的學生)的比例大幅下降,從24.7%下降到了17%。這一成就與巴西各地區教育部門的努力密不可分,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塞爾希培州的“塞爾希培適齡計劃”。該計劃為當地超齡在讀青少年逐步趕上正常學習進度、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提供了實際幫助。這一計劃的實施,使塞爾希培州青少年超齡在讀比例從2018年的48.8%下降到了2023年的27.2%,成功跳出了全國最困難地區行列。
青少年面臨的失學或學業失敗問題,包括初等教育前兩年的入學困難、由中途輟學或逃學導致的超齡在讀、成績落后、留級等。“塞爾希培適齡計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起的“學業成功軌跡”合作,幫助青少年從學業失敗走向學業成功。
在管理方面,學校的學生信息系統自動把在讀年級與年齡不匹配的學生篩選出來。學校管理者會將這些學生按照學習階段重新編班,避免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進度。新編班級設置學生數額上限和下限,實施小班教學。第一階段(對應三年級),教師重點鞏固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并初步診斷學生的識字情況。第二階段(對應四、五年級),教師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文字書寫和閱讀技能。第三階段(對應六、七年級)和第四階段(對應八、九年級),教師著重提高學生的識字和算術水平。在統一標準的基礎上,學校可以結合自身資源、環境條件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更加適切的方案。
在實施方面,“塞爾希培適齡計劃”體現出人性化、個性化的特點。其一,課程設置靈活。總體上,計劃內的課程采取壓縮正常課程的方式,有選擇性地將兩年的知識和技能在一年內教授完。對于具體課程內容和教學材料,計劃沒有統一的規定,學校可在綜合評估學生需求和能力的基礎上自行決定。該計劃建議使用學生診斷評估表、超齡學生信息報告、學生調查問卷、班會會議記錄等工具,科學診斷學生的學習狀況。其二,重視學生意見。學校需要在固定時間舉辦學生會議,讓學生填寫有關課程安排、師生關系、同學相處等方面的調查問卷,為學生提供直接反映意見和需求的平臺。其三,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面臨學業失敗的超齡學生容易出現精神不振和消極情緒,該計劃一方面鼓勵學校給予學生更多發揮主體性的機會,另一方面強調知識和技能的實用性,使學生體會到學業對日常生活、職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價值。
在師資方面,參與“塞爾希培適齡計劃”的教師要參加所在區域教育部門舉辦的專門在線培訓,還能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支持下,獲得有關實用技能教學的輔助材料。該計劃強調,要加強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支持,鼓勵教師主動增加與學生交流的機會,并對學生學業或生活中的困難采取多樣化的關愛策略。
(作者單位系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07日 第0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