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打造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蓄水池”

——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建設進展觀察

發布時間:2024-11-17 作者:本報記者 歐媚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一個突破傳統、面向未來,培養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改革新范式,正在超常規、有組織地深入推進。

  為加快未來產業人才的前瞻性培養和未來技術的有組織研發,2021年,教育部在北京大學等12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啟動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建設。3年過去,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建設有何進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把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擺到了重要位置。12所未來技術學院的改革探索,可以成為觀察教育科技人才如何一體推進的樣本。

  前瞻布局

  加強對未來科技發展趨勢研判,瞄準未來10—15年的顛覆性技術發展,前瞻性地儲備未來技術,助力未來產業布局,是未來技術學院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經過3年探索,未來技術學院已經成為未來顛覆性技術創新的“策源地”。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加強對基礎研究和關鍵共性技術的預見,凝練形成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光電子芯片與系統、儲能技術、未來航天器系統、生命健康等30余個未來技術方向,覆蓋了國家重點部署的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等六大未來產業方向,精準聚焦人形機器人、先進高效航空裝備等標志性未來產品發力。

  未來技術學院不僅在若干未來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批技術突破還實現了產業轉化。比如,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研制的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重量僅為2.2克,能在小老鼠“戴著跑”的過程中實現“深腦成像”,被譽為神經科學研究革命性的新工具,今年市場銷售額預計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面向未來技術和產業,未來技術學院不是“單打獨斗”。首批12所未來技術學院對照國家“3+N”人才高地和集聚平臺建設規劃,布局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等10個重點城市和區域,并且與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建立合作機制,緊密對接區域創新體系和未來產業發展。

  比如,無錫市和12所未來技術學院合作,在每所學院設置未來技術太湖獎學金、未來技術創新基金,和每所學院共建未來技術太湖創新中心和實習實踐基地,在人才培養、科研攻關、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院長潘建偉看來,未來技術學院從新興科技的基礎研究階段就面向長遠戰略目標進行前瞻性布局,為技術突破持續提供支撐。

  破壁融合

  突破傳統院系和學科專業壁壘,未來技術學院正在探索學科專業實質性交叉融合。

  “面對未來顛覆性技術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未來技術學院必須打破學習、學科、學校的邊界,培養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復合型人才。”上海交通大學溥淵未來技術學院院長倪軍介紹,聚焦未來能源和未來健康,學院會聚機械、材料、化學、生命科學等多學科背景的師資,“是全校學科背景最‘雜’的學院,沒有學科界限”。

  記者梳理發現,多所未來技術學院開設了交叉工程、量子科學與技術、未來機器人等前沿交叉學科專業。在人才培養上,普遍強調學科交叉融合。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來空天技術學院打破基于學科的教學組織形態,圍繞技術方向重構課程內容。

  在打破學科壁壘的同時,未來技術學院也在有組織地推進科教、產教融合育人。

  “對于量子信息科技這樣一種未來技術,本質需要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技術研發、產業化這樣全鏈條的布局,迫切需要高度的協同創新,培養能夠支撐創新全鏈條的復合型人才。”潘建偉說。

  潘建偉介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合肥實驗室共建未來技術學院,由實驗室主任兼任未來技術學院院長,合肥實驗室作為主責單位牽頭組織和統籌實施量子信息領域國家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為未來技術學院的人才培養奠定了良好的科學基礎。

  目前,上海交通大學溥淵未來技術學院的大樓正在加緊建設,同時建設的還有寧德時代未來能源研究院。一個在校內,一個在校外,但都處于上海“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兩棟大樓連廊相連,可以緊密聯動、密切交流。

  正如“雙子樓”一樣,倪軍除了是上海交通大學溥淵未來技術學院院長,也是寧德時代首席制造官。“我們和寧德時代共同培養儲能領域應用型人才,共同開展前沿性和重大共性技術攻關,探索構建具有世界影響、中國特色的產教融合教育體系。”倪軍介紹,寧德時代和學院實行人員雙聘,共建實驗室,共建聯培基地,3年時間內已經開展了60多項校企合作項目。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3年來,首批未來技術學院深化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合作,50余家科研院所、100余家龍頭企業及高新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

  大師引領

  “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以及我們自己過去的經歷都說明,培養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是非常關鍵的。”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來空天技術學院院長吳偉仁說。

  記者觀察到,未來技術學院高度重視導師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一批院士參與到人才培養中,“以現在的大師來培養未來的大師”。

  比如,北航未來空天技術學院會聚19位空天信息領域兩院院士,深度參與學院建設和人才培養。“他們除了上課以外,每學期還要和學生舉行持續兩個多小時的午餐會,面對面討論代表性項目,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還要把學生帶到與院士領域相關的大型科研工程現場,讓學生體驗國之重器。”吳偉仁說。

  吳偉仁介紹,在大師引領下,學院在重大工程中培養人才,在人才培養中開展工程攻關,實現未來空天系統總師培養與關鍵技術突破融合互促。

  “大師培養大師”的作用還在于精神引領和感召。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劉宏介紹,哈工大未來技術學院組建了5個由院士領銜或者擔任班主任的院士特色班,院士以親身經歷和卓越貢獻引導學生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發展個人志趣與學術追求,投身前沿探索和強國建設。

  3年來,未來技術學院已經成為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蓄水池”。記者從教育部獲悉,首批12所未來技術學院已培養本科、碩士、博士在校生共計8000余名,其中部分青年人才已經嶄露頭角,擔綱領銜重大科技任務。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17日 第0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中文字幕在线久热精品|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成人精品在线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剧情在线SS|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国产精品福利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硬少妇毛片| 影院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丽春院影视 |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三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毛卡片|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99久热re在线精品996热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看 |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伊人 久久 精品|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放孕妇|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国产国产aⅴ|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