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信息職院學校學生進行無人機操作實訓。學校供圖
低空經濟以低空空域為依托,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航空器研發、生產、銷售及綜合服務等產業。2023年底,低空經濟被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低空經濟不僅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還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山東信息職院”)立足科技前沿,緊跟時代發展脈搏,參與低空經濟,充分發揮電子信息類專業優勢,于2021年設立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旨在培養既具國防素養又具精湛技術的高技能人才,以滿足新時代對無人機技術應用人才的需求,為推動無人機行業科技創新和低空經濟發展貢獻“山信力量”。
強化科技引領
專業建設發展成效顯著
山東信息職院開設了無人機應用技術和無人機測繪技術兩個專業,是重點發展的特色專業。同時,面對無人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反無人機技術在軍事、安全等領域的重要性,學校在國內較早開設了反無人機教學方向,旨在培養更多具備反無人機技術能力的專業人才,以應對日益復雜的無人機安全挑戰,為我國無人機安全領域貢獻力量。
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發揮虛擬現實專業優勢,實現“VR”教學。學校建成的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項目入選教育部職成司國家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基地內建成了“VR+智能制造實訓中心”“VR+智能網聯實訓中心”,涵蓋了單片機實訓室、無人機基礎實訓室、無人機飛行模擬仿真技研室、垂直固定翼組裝實訓室、四旋翼組裝實訓室、虛擬飛行實訓室等24個先進的一體化實訓室,價值1000余萬元。所有實訓室都按照一體化教學模式設計,利用數字孿生、虛擬仿真技術強化學生知識的遷移和技能的訓練。
注重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通過“崗位適應、成長訓練、創新發展”教師成長3個階段,按照“青年教師、骨干教師、資深教師、學科帶頭人”4個梯次,錘煉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形成“三階四級,全程進階”的教師成長模式。專業內“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100%,近年來共有7位教師榮獲山東省職業教育青年專家、山東省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打造校內校外基地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學校先后與歌爾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華信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單位開展合作,按照“校行協同、校企共建、資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建設思路,校企共同建設緊密對接航空產業的具有教學、培訓、技能鑒定、生產、研發功能“五位一體”的實踐教學場所。將理論教學引入校內實訓室與校外實訓基地,將行業專家請入課堂,提高行業專家的教學參與度,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下,通過專業教師與企業專家的指導,獲得無人機應用技術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所必備的知識、技能、素質。
強化就業導向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山東信息職院充分發揮工信行業辦學優勢,按照“圍繞產業辦專業,建強專業助產業”的思路,緊跟無人機產業發展,開展專業群布局調整,深入推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
積極推進教學改革,著力提升教學質量。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先后開展11項國家、省部級教學改革項目研究,形成“一平臺、雙主體、三引領、四提升”的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即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搭建“崗課賽證”一體化育人平臺;校企“雙主體”共同培養學生,學生工學結合成長成才;將“思政引領、匠心引領、創新引領”貫穿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踐以學徒成長為中心的職業基礎技能提升、職業核心能力提升、職業崗位能力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的四階遞進式人才培養體系,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師生積極參與國家級、省級各類技能競賽和科技活動,榮獲國家級一等獎6項、二等獎20余項,省級一等獎40余項、二等獎60余項。
2024年,學校為社會輸送了首批無人機應用高素質技能人才40人,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達95%以上,畢業生主要從事影視航拍、農業植保、電力巡檢、航空攝影測量、城市規劃、數字城市建設等方面工作,在事業單位、國企就業的較多,入職后待遇十分理想。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大部分學生在離校前已經被企業“預訂”,專業對口率保持在80%以上。截至目前,學校為陸軍培養無人機應用入伍軍士150余人,輸送合格率超過99.6%,定向培養軍士人數位列山東省乃至全國前列,畢業生在部隊已獲10余次嘉獎。
強化技術攻關
助力產業升級
山東信息職院深入分析當前無人機產業面臨的技術瓶頸,通過整合資源、引進高端人才和創新技術,推動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圍繞重點行業和領域,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的新模式,助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為提升無人機領域的技術水平和實踐能力,學校從企業引進高水平無人機工程師,匯聚骨干教師和優秀學生,組建高效的技術服務團隊,依托校內建設的無人機應用技術優質協同創新中心,深入開展技術攻關工作,致力于解決無人機行業中小微企業所面臨的技術難題。目前,已成功服務10余家無人機相關企業,通過提供精準的技術支持和創新解決方案,助力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及市場競爭力。
學校先后與華信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易通通信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無人機應用技術開發合作,校企協同開創了國內“無人機+智能建造”成功應用案例,與山東華信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森林滅火彈(無人機搭載投放的高效智能化裝備),對早期森林、草原火災的撲救和控制效果顯著,為精準防控森林火災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技術進步在推動經濟轉型和專業升級的同時,也催生了新職業和新崗位,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催生了無人機操控員新崗位。山東信息職院將立足學校教育教學實際,緊跟產業升級速度和發展要求,深入調研低空經濟領域目前的技術痛點和人才需求狀況,不斷加強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大力培養無人機應用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國家無人機行業發展和低空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系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19日 第0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