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育幼底線 成就美好童年·特別報道
“蹲下來觀察、坐下來傾聽,了解兒童真實的興趣與需求?!薄氨苊鈱⒂變河螒蜃兂山處熤鲗У幕顒??!比涨埃K省徐州市新沂市墨河金華幼兒園教師張夢遙在新沂市城北幼兒園跟崗學習了一天,收獲滿滿。在當天下午的跟崗教研中,她還全程用手機錄下教研過程,準備回去之后復盤研究。
張夢遙所執教的幼兒園是一所民辦園,她說:“能到市里最好的幼兒園跟崗學習,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p>
過去兩年,新沂全市18個鄉鎮大力推行“鄉園聯盟”,以一所鎮中心園帶動區域內村園和民辦園發展的模式,讓村園和民辦園走進中心園,零距離、面對面交流與學習。通過“聯思想”“聯行動”“聯發展”,促進學前教育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全面提升保教質量,打造鄉村孩子家門口的優質園。
聯思想,構建一體發展格局
“丟掉教師用書后,民辦園的教師很茫然,沒有了抓手,他們在幼兒游戲活動中無所適從?!?021年底,剛剛擔任新沂市教育局幼教專干的李玲,參與全市的普惠性民辦園驗收,一個月的時間里,她調研了全市38所民辦園,留下的整體印象是,民辦園普遍存在師資水平偏低、保教質量不高等問題,學前教育在公民辦之間、城鄉之間差距較大。
李玲梳理了全市幼兒園的情況,120所幼兒園中,村級公辦園有22所、民辦園有72所,民辦園在園幼兒覆蓋率占全市的44.45%?!斑@些幼兒園直接關系著全市學前教育的發展,更關系著每個孩子的成長。”
如何推動區域學前教育發展?新沂市教育局副局長曹培軍坦言,其實在2021年,新沂就建構了學前教育發展共同體,但成效并不明顯,對于村園、民辦園的帶動力不足。2022年,新沂決定牽好中心幼兒園的“牛鼻子”,明確提出公辦園引領示范,全面提升區域內村園和民辦園的辦園質量,打造“鄉園聯盟”,以1所中心園+N所村園+N所民辦園的模式,滾動向前發展。
如何有效推動鄉園聯盟?鄉園聯盟“聯”什么?“思想認識是第一位的?!辈芘嘬娬f,對于公辦園來說,要發揮中心園“領頭雁”的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帶動力;對于村園、民辦園來說,要轉變他們的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課程觀。
新沂在全市范圍內發出倡議:要樹立“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新沂學前精神”;無論是公辦園還是民辦園,都要有培養好每一個幼兒的擔當與責任。
新沂相繼出臺了《農村幼兒園戶外環境創設指導意見》《鄉園聯盟實施方案》等專項文件,指導鄉鎮幼兒園在師資隊伍建設、環境創設等方面提檔升級。此外,定期召開村園、民辦園園長會議,組織民辦園園長圍繞“我的教育敘事”“我和我的幼教團隊”等話題撰寫文章,激發園長做教育的內驅力。
目前,新沂已經形成層層重視、園園參與的一體化推進局面。新沂將村園、民辦園考核結果列入對各鎮中心園的總體考核中,各中心園每學期都要制定聯盟的目標任務,把區域內所有村園、民辦園當作“自留地”,民辦園也有了自己的“主心骨”。
聯行動,以“大聯動”促進“真學習”
“農村隨處可見的玉米棒子,可以是美工區的材料,也可以是建構區的材料,在孩子們手里,它們可以‘變成’很多東西,這個過程可以促進他們的想象與創造。”記者見到新店鎮春華幼兒園園長宋號召時,他正帶著教師在新店鎮中心幼兒園學習如何更好地投放低結構材料,從而有效支持幼兒游戲。
“關于低結構材料的投放,我們以前以為越多越好,看到哪個方便收集就投放哪個?!彼翁栒俑嬖V記者,他們每個月到中心園觀摩學習一次,中心園的教師也會為他們“問診開方”,“下個月,聯盟內其他4所幼兒園要到園內觀摩低結構材料在游戲中的運用,對我們進行學習效果檢驗。”
學習、指導、多方互動……每個月都會在新沂鄉園聯盟的每一所園上演。村園、民辦園走進中心園沉浸式學習有準備的環境創設、一對一傾聽、師幼互動等,每次活動完,還要參與研討,當天的收獲、疑問在研討中一一分享,學習的強度大,收獲更大。
新沂把活動作為最有效的學習方式,讓村園、民辦園走出門辦教育。以各園的“大聯動”促進“真學習”,推動大發展。聯盟內部要聯動起來,有效開展教研活動,每學期制定一份活動計劃,每個月活動一次,每所園固定安排一位園長、兩位教師參加,每次活動圍繞一個話題,每學期進行一次總結分享。
“平等地對待每一所幼兒園,所有幼兒園都有均等的機會,一所都不會少?!崩盍峤榻B,除了聯盟內部,教育局組織的所有專業研訓、教師專業素養競賽等,公辦園、民辦園也一樣參與。
唐店八戶幼兒園園長劉小苗告訴記者,除了聯盟內的活動,她一年下來,還要參與教育局組織的各類講座、研修10次左右。對她來說,辦園14年,盡管這兩年生源有變化,但是干勁更足。“與以往‘閉門造車’辦教育不同,現在有了‘娘家人’,而且鎮里幼教專干也是幼兒園的常客,有問題可以隨時找他們?!?/p>
聯發展,所有園所齊頭并進
草橋鎮第二幼兒園是一所村級幼兒園,3年前有近200名在園幼兒,如今只剩90名?!吧礈p少意味著孩子們游戲伙伴的減少?!眻@長王聰情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草橋二幼在草地上打造開展混齡游戲的“童年小院”,搭建稻草屋、磚頭屋、泥巴屋,孩子們用收集來的石頭、樹枝裝飾自己挖的池塘、院子。
在“童年小院”里,孩子們春天抓蝌蚪、夏天栽荷花、秋天捉螞蚱、冬天踩冰。通過自然材料與季節、區域游戲相結合的方式,草橋二幼開展泥的藝術、三餐四季、帳篷里的悅讀等活動,處處都是孩子們探索與學習的痕跡。
如今,走進新沂學前教育,村園與中心園、民辦園與公辦園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像草橋二幼這樣的“童年小院”越來越多。
在鄉園聯盟推進過程中,新沂發現鄉鎮幼兒園占地面積大,在地資源豐富,于是集各聯盟園的力量和智慧,推動各幼兒園聚焦本園擁有的文化資源、家長資源、社區資源等,打造屬于孩子們的“童年小院”。
各園利用富有鄉土氣息的“童年小院”點亮兒童的生命,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去建構課程,保教質量明顯提升。幼兒園環境變了,教師的教科研水平也在提高,觀察與傾聽、活動組織、兒童發展評價等核心專業能力不斷提升。
瓦窯鎮幼教專干王艷麗介紹,瓦窯鎮中心幼兒園與一所村園、一所民辦園結成鄉園聯盟,在打造“童年小院”的過程中,中心園16名專任教師與聯盟園所有教師建立起一對一的幫扶機制,專業共讀專業書籍、一起研修培訓,教師不斷更新理念,提升理論水平。去年,新沂成立了“發現兒童 守望童年”童年游戲研究團隊,76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民辦園骨干力量。
鄉園聯盟讓原本處在鄉鎮的薄弱園發生了很大變化,公辦園、民辦園都有孩子們熱愛的“童年小院”。目前,鄉園聯盟已經成了新沂學前教育保教提質的引擎。全市學前教育進入了持續、螺旋式的上升階段。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08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