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弘揚教育家精神 提升職校教師教書育人能力

發布時間:2024-12-10 作者:李夢卿 來源:中國教育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培養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弘揚教育家精神,對于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職業院校教師在課程育人、實踐育人、科研育人、活動育人、管理育人和文化育人等方面的教書育人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是提升教師課程育人能力。

  課程是職業院校教師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的重要載體,是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直接交流的紐帶。職業院校教師要提升課程思政水平,踐行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教育家精神,涵養學生崇高的職業道德,孕育學生堅定的職業信念。要提升運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能力,將數字技術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推進數字化課程體系、教學實施及評價體系建設。全面提高課程建設質量,探索課程育人新模式,努力提升課程育人成效。

  二是提升教師實踐育人能力。

  實踐教學是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方面,職業院校教師要將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從空間上延伸到行業企業,在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過程中,充分發揮實踐育人水平。要深度融入職業教育“一體、兩翼、五重點”建設中,聚焦產業、瞄準行業、服務企業、優化專業,將專業與產業對接,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在實踐中引領學生深刻理解并牢固樹立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是提升教師科研育人能力。

  職業院校的科研不同于高水平大學的科研,主要是教師帶領學生針對中小微企業開展技術更新、設備改造、工藝改進等應用型研究。職業院校教師在科研過程中,要肩負起科研育人的責任,引導、幫助學生樹立嚴謹的科研作風、求實的科研態度和求真的科研精神,不弄虛作假,杜絕學術不端現象,嚴格遵守學術規范和學術倫理。要以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教育家精神以身示范,不斷提高職教科研的主動意識、創新意識,在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的前提下,強化科研的過程意識,引導、培養學生系好科研入門的第一粒扣子,積極探索符合職業教育實際的產學研用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科技小院、產業學院等載體助力鄉村振興、服務產業需要,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科技創新、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價值理念。通過科研育人,為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貢獻力量。

  四是提升教師活動育人能力。

  精彩紛呈的活動讓職業院校的校園更加朝氣蓬勃、青春陽光。職業院校教師應是校園活動的倡導人和引領者,引導學生在各項活動中樹立團隊精神、拼搏精神,培養合作意識。在活動育人過程中,應引導學生科學確定活動目標,所有的活動目標都應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社交能力和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培養團隊意識、合作意識和生態意識;合理安排活動內容,內容應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五育”融合,構建“以德育德、以智啟智、以體強體、以美塑美、以勞待勞”的協同育人活動體系。通過活動育人,有效提升學生道德素質和綜合能力。

  五是提升教師管理育人能力。

  職業院校教師的管理育人須將師德師風第一標準貫穿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全過程,將職業院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納入學校規章制度體系、全面從嚴治黨責任體系、督查督辦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營造良好師德師風建設的校園環境。職業院校管理育人是一個系統性、復雜性工程,是回答好職業教育“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常態性的工作,職業院校要聚焦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管理育人落在實處。教師作為管理育人的關鍵群體,要將堅持“三全育人”和“五育并舉”相融合,通過管理育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管理育人的各個環節,夯實培根鑄魂的根基。

  六是提升教師文化育人能力。

  職業院校應將優秀職業文化、優秀企業文化、優秀產業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引入校園、引入課堂、引入教育,有的甚至還要編入教材。通過優秀職業文化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態度、熟練的職業技能、嚴肅的職業紀律、良好的職業信譽、扎實的職業作風和高尚的職業精神;通過優秀企業文化教育,幫助學生增強使命感、強化責任感、提升榮譽感;通過優秀產業文化教育,幫助學生了解產業特色,認識到振興產業經濟的重要性以及相關方法途徑,增強學生對地方優秀產業文化的認同;通過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傳承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為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樹立理想追求。職業院校教師須積極弘揚教育家精神,努力提高文化素養,才能更有效地推動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培養更多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貢獻更多智慧和更大力量。

  職業院校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書育人觀,恪守高尚的職業操守,自覺履行職業道德規范,增強立德樹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扎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高水平師資保障。

  (作者系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10日 第0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秦先生手机在线|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99香蕉国产|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麻豆|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 国产精品你懂的在线播放|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国产1024精品视频专区免费| 精品乱码一卡2卡三卡4卡网|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re最新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三区麻豆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黑人| 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焦|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_|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