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增強科技支撐力 有力服務國家戰略

發布時間:2024-12-30 作者:陳先哲 來源:中國教育報

  事件回顧:6月,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隆重召開,象征國內科學界最高榮譽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分別授予了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和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9月,教育部、江蘇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共建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12月,2024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在南京開幕……

  強大的科技支撐力是教育強國的重要特征,也是教育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重要體現。2024年,我國科技創新事業蓬勃發展,尤其高校作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國家創新體系注入了強勁動力。

  高端科技成果“頂天立地”,高校科研引領國際前沿。高校不僅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同時也是基礎科研和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6月,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隆重召開,象征國內科學界最高榮譽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分別授予了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和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除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均來自高校之外,高校斬獲“三大獎”的數量占比超過六成,也再次彰顯了高校在科研領域的引領地位。12月,《自然》發布2024年度十大推動科學發展人物榜單,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的徐滬濟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春來雙雙入選,中國學者在年度重大科學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并產生全球性影響。國內科學界的最高榮譽與國際科學界的年度評選,顯示出中國高校不但在前沿科技領域擁有深厚實力,也為全球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有組織科研點燃創新引擎。11月,受國務院委托,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雙一流”建設工作情況。自“雙一流”建設啟動以來,經過8年的不懈努力,我國高校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雙一流”建設高校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基礎學科等國家急需領域加強了布局,實現了重點突破,打造了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高地。“雙一流”建設高校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個新領域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在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重點工程和產業發展中,高校科研團隊和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國家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高校科研團隊在科研攻關中不斷探索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有組織科研模式,人才自主培養能力也顯著增強,為國家創新體系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和動力支持。

  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生金”,“老大難”問題加速破局。9月,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發布了《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報告通過對4028家高校院所的統計顯示,2023年我國高校院所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和技術開發、咨詢、服務等6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總合同金額超過2000億元。而2019年這一數字是1085.9億元,僅僅4年時間就接近翻倍。今年1至11月,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讓許可5.5萬次,同比增長19.1%。這些數據意味著科技成果轉化這個“老大難”問題正在加速破局。成果轉化率低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科研界和產業界,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正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然要求。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的重要環節,也是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關鍵。9月,教育部和江蘇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落地。12月,2024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在南京開幕。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市場應用”,關鍵在于識別篩選出真正具有商業潛力和轉化價值的成果,需要有高水平、專業化的科技“紅娘”和技術經理人。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有望成為連接創新鏈與產業鏈的關鍵紐帶,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024年,我國高校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有力支撐了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展望未來,持續提升高校科技支撐力仍然是我國科技創新事業的重要任務。

  邁入新發展階段的中國,正越來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而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的號角也已吹響。高校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匯點,更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條件也有責任不斷提升科技支撐力,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積極更有力支撐。通過持續加強基礎研究、產學研合作、人才培養和引進以及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方面的努力,相信我國高校將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作出更加重要的貢獻,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磅礴力量。

  (作者系華南師范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30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青青青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538prom精品视频线放|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剧情v国产在免费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人妻偷人精品成人AV|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入口|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专区| 小呦精品导航网站|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动漫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9丨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 久久99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