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錢學森的技術科學教育觀和系統通識教育觀

發布時間:2025-02-06 作者:馬望星 來源:中國教育報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是中國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奠基人,他的教育觀源于他的科學觀尤其是系統科學觀,源于被他稱之為人生“兩大高潮”的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求學經歷,源于他不斷創新和發展的綜合集成科學教育方法論。他每提出一個科學思想,都會落實到教育和人才培養上。

  技術科學教育觀,使理工結合并起到“化合”作用,培養創造性人才。

  錢學森的多個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源于他的技術科學觀。從科學技術的發展過程來看,技術科學(工程科學)的孕育和誕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它的直接源頭,可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德國哥廷根大學。當時哥廷根大學的數學家克萊因致力于推動理論科學應用于工程技術的改進,使科學與工程的結合發生了質的變化。在克萊因和德國力學家路德維希·普朗特的領導下,源于經典力學、直接服務于工程技術的應用力學迅速興起,成為技術科學的先驅。與此同時,電氣、化工等其他工程技術領域的科學與工程的結合也逐漸發展起來。隨著科學與工程結合的趨勢不斷深入和擴展,世界工程技術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尤其是二戰期間,火箭、高速飛機、雷達、核武器等重要武器裝備的發展,不是依靠工程實踐積累和經驗判斷設計出來的,而是以力學、數學、物理學等基礎理論科學作為設計依據,是科學理論與工程技術密切結合的產物。因此,技術科學的產生是19世紀末20世紀上半葉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然而,首先敏銳地覺察到這一點,并且將它準確地、完整地、系統地勾畫出來,指出這是一個新的科學領域,卻是錢學森的貢獻。他在國際學術界率先提出技術科學(工程科學)概念,揭示出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工程技術三個層次的現代科學技術體系,并提出了技術科學教育觀。

  一般認為,工程師的培養只要在他的專門業務課程之外,再加上自然科學就行了。但錢學森認為,這種認識有一種明顯的缺陷。由于理工分院設置,四年的本科教育和課程安排,前兩年著重于自然科學,后兩年著重于專門業務,兩部分之間沒能很好地結合起來。他進一步分析了這種理工不能密切結合的深層原因后說,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并不是大自然的整體,而是大自然中各個現象的抽象化了的、從它的環境中分離出來的東西。所以自然科學的實質是形式化了的、簡單化了的自然界……總有一些東西漏下了,是不屬于當時的科學理論體系里的;總有些東西是不能從科學理論推演出來的……因此有科學基礎的工程理論就不是自然科學本身,也不是工程技術本身;它是介乎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之間的,它也是兩個不同部門的人們生活經驗的總和、有組織的總和、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他提出,要作“綜合”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要產生有科學依據的工程理論需要另一種專業的人才。而這個工作內容本身也成為人們知識的一個新部門:技術科學。它是從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互相結合所產生出來的,是為工程技術服務的一門學問。

  錢學森的技術科學教育觀并非人們所理解的一般的理工教育,而是解決如何使理工更加密切地結合,并使這種理工結合能起到“化合”作用的問題,就是將理工類知識通過高度創造性地綜合集成、融會貫通,“化合”為一種新的工程理論。這種新的理論,既不是基礎理論本身,也不是工程技術本身,而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一種新理論,即技術科學理論(工程科學理論),也就是將基礎理論與工程技術密切結合而產生質的變化的技術科學思想和方法論。將理工類知識堆積起來“混合”的教育,難以培養出能夠切實解決工程和其他應用方面問題的創造性人才。

  錢學森回國以后的主要工作是“兩彈一星”航天科技工程的總設計師。他率領成千上萬的科技人才,開創中國的航天偉業。他在工程科學管理上主要是采用系統工程理論和方法,在技術上卻運用技術科學(工程科學)理論和綜合集成科學方法論,成功地解決了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大大加速了中國航天工程進展。

  系統通識教育觀,傳播系統化的知識和知識體系,培養大才通才全才。

  錢學森的系統通識教育觀是在他的技術科學教育觀基礎上的創新發展,同時源于他的系統科學觀。

  在錢學森提出的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技術科學與系統科學密不可分。技術科學是橫跨包括系統科學在內的十大科技部門,介于基礎科學與工程技術之間的科學領域;系統科學既是獨立的科技部門,同時又滲透和涵蓋包括技術科學在內的整個現代科學技術體系。

  在創建系統科學體系的十多年間,錢學森先后提出過培養科技領軍人才、科技帥才、21世紀通才等人才培養模式。他認為,科技帥才是組織舉國體制大規模自主創新的牽頭人和組織者。科技帥才必須有廣博系統的知識,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能敏銳地看到未來的發展;有綜觀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和把握世界科技發展新動向并組織力量攻關突破的能力和素養;有從多個角度看問題的辯證科學思維;具有強烈競爭意識和組織指揮能力等。他在提出培養帥才后不久,又提出理、工、文(社會科學)、藝結合,培養21世紀全才。

  1993年,錢學森參加一家教育雜志組織的筆談時,明確提出了系統通識教育理念。他提出,教育是傳授知識的,所以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知識和知識的體系。他認為,人類知識有個科學技術和知識體系,縱向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系統科學、思維科學和文藝理論等11個科技部門,有與11個科技部門相對應的自然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數學哲學、系統論、認識論和美學等11架哲學“橋梁”通向這個體系最高層次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殿堂;橫向有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三個層次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識體系。在這個科技體系之外,還有比這個科技體系大得多但暫時還不能拉入這個體系的內容,被他稱為前科學的經驗知識。前科學、工程、技術、科學、哲學五個層次的知識結構所代表的,是系統化了的知識和知識體系。他認為,教育就是要傳播這個系統化了的知識和知識體系。這就是他的系統通識教育觀。

  所謂通識教育,是與專業教育不同的一種教育模式,它沒有硬性的學科專業劃分,要求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知識選擇。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師都主張通識教育。

  錢學森的系統通識教育與傳統通識教育有幾個明顯區別:

  一是教育核心理念不同。一般傳統通識教育要求多學科專業知識教育,強調在“多識”、“廣識”上下功夫,但是往往出現的是將各種知識堆積和“混合”起來,難以實現真正的“通識”。而錢學森的系統通識教育是將系統化了的知識和知識體系通過系統綜合集成,“化合”出對客觀世界新的認知即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論。

  二是實現“通識”的根本方法不同。一般傳統通識教育也要求多學科知識“結合”,但沒有提出結合的根本方法論,所以這種結合難以實現真正的“通識”與知識的融會貫通。而錢學森的系統通識教育,以辯證唯物主義系統論為指導,用科學體系中的哲學“橋梁”構筑起了一個相互貫通的知識網絡體系,可以實現真正的“通識”。

  三是對“通識”與“專識”的理解和做法不同。一般傳統通識教育將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看成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相互排斥。而錢學森的系統通識教育并不否認專業教育,它是“全”與“專”辯證統一的教育。“專”不是單一的“專”,而是建立在“全”和專業基礎上的“專”。

  錢學森提出的系統通識教育,就是將系統化了的知識和知識體系進行系統綜合集成教育,對這個知識體系,從前科學、工程、技術、科學、哲學五個維度的知識結構進行系統綜合集成教育,也就是對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系統知識體系即理、工、文(社會科學)、藝進行系統綜合集成教育。這些重要理論和實踐,至今仍有深刻的借鑒意義。

  (作者系國防科技大學少將)

《中國教育報》2025年02月06日 第0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国产嫩草| 国产人妻777人伦精品hd|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久久91精品国产99久久yfo| 天天爽夜夜爽8888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精品女主播自在线拍|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探花国产精品三级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99|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 国产精品久久久香蕉|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色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电影天堂网| 久久av老司机精品网站导航|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99热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在| 6719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999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