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武漢科技大學抓實團隊建設、平臺升級和機制創新——

一流學科建設促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發布時間:2025-03-05 作者:通訊員 程毓 來源:中國教育報

近日,武漢科技大學材料學部張美杰教授(左三)帶領團隊開展相變蓄熱耐火材料研究和工業應用。吳磊 攝

  春節剛過,國家卓越工程師、武漢科技大學材料學部教授丁文紅,就在學校實驗室和武漢鋼鐵公司的生產線之間往返奔波起來,致力于推進一種新材料的試制工作。該材料運用于儲能工業,有望降低約80%的成本。

  近年來,武科大科技成果轉化跑出了“加速度”。僅2024年,學校就與湖北省內企事業單位簽訂632個橫向項目,與2023年相比增長30%以上,創歷史新高。

  “這得益于學校抓實一流學科建設,賦能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校長倪紅衛介紹,學校通過團隊建設、平臺升級和機制創新,扎實推進一流學科建設,鼓勵師生在做好基礎研究的同時,讓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從1個縱向項目到N個橫向項目

  由于在儲能復合材料領域做出了“名堂”,最近一年里,幾乎每周都有企業來人或來電找丁文紅談合作。

  從事儲能材料研究,緣起于丁文紅幾年前從湖北省科技廳拿到的重大專項。接到項目后,她想的不是趕速度完成,而是如何把基礎研究部分做實。學校的支持給了她底氣。

  材料學科是該校一流學科建設的重點。丁文紅團隊要人,學校給指標;要實驗室,學校給場地;要設備,學校給經費……

  “到企業、到現場,找問題、找需求。”她帶領團隊到中石油、中石化調研,了解儲能材料存在的問題及其耐腐蝕、高強度的具體標準。回到學校,團隊利用實驗室的各類先進設備,深入研究材料機理,找到了開發儲能雙金屬復合材料的思路。

  在實驗室小試成功后,丁文紅沒有止步。她找到與學校有合作關系的企業進行中試,制備出儲能復合材料新產品,同時拿到了專利、發表了論文,在儲能材料領域聲名鵲起。

  2024年初,湖北省大冶市拿出了儲氫材料產業化的項目競標。丁文紅團隊憑借之前儲能復合材料的研發思路和產品數據,從眾多競標者中脫穎而出,拿到了500多萬元的科技成果轉化經費。

  目前,丁文紅團隊的科研成果不僅在湖北省內的武鋼、中冶武勘等企業落地,還在湖北省外的首鋼、漣鋼、湘鋼等企業廣泛應用。

  “扎實做好基礎研究,能夠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丁文紅說,“新能源產業的需求很大,還能帶動很多產業的發展。科技成果轉化讓我們很有成就感。”

  從免費服務到1300萬元項目

  “因為交通便利,離武漢科技大學近啊!”當被問及為何要從廣東省來湖北省京山市建企業時,一家耐火材料企業的老總這樣講述初衷。廠房一建成,他就和武科大材料學部教授張美杰簽訂了1300萬元的項目合同。

  之前,張美杰已為該企業提供了10多年的技術服務。“剛開始都是免費的,想著能為企業解決問題就好。”張美杰回憶,“企業來電話請我們過去看看。到了現場一看,材料有問題、設計不規范。”

  她在湖北和廣東之間往返好幾趟,爬上爐子查看,在現場計算,從早忙到晚,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方案。之后,該企業經歷了幾次技術升級,每次都第一時間想到張美杰,前后簽了幾個十萬元到幾十萬元的項目。

  張美杰帶領團隊,依托該校多個重點科研平臺的設備和技術,從研發耐火材料的組成,到開發工藝、研制設備、檢測性能等,逐漸形成了一體化的耐火材料制備及應用系統。其間,學校每年持續投入經費,不斷升級科研平臺設備,還在校內新建多個中試基地,最大限度滿足耐火材料的科研需求。

  看到該校有熱心為企業服務的科研團隊,有4個耐火材料領域的國家級科研平臺,還有成熟、系統的相關科研技術,這位老總決定在湖北建新廠,并找到張美杰,不僅購買了專利許可,還委托其提供一體化的技術服務,簽訂了這份千萬元級別的項目合同。

  張美杰表示,該校耐火材料專業有近70年的發展歷史,四代耐火人接續奮斗,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本世紀初就成為全球耐火材料的領頭羊,有能力為企業提供全套技術服務,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從“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

  2024年12月,該校新成立的概念驗證中心舉辦了首次專場活動。21個極具潛力的概念驗證項目通過“8分鐘路演+答辯”模式,全方位展示各自的創新成果。10余家與會投資企業負責人紛紛與學校教師加好友、談融投。

  概念驗證是跨越科技成果轉化“死亡之谷”、解決“最初一公里”的關鍵環節。該校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2024年在湖北省屬高校率先成立概念驗證中心。通過培育一批高精尖技術經理人,設立500萬元概念驗證啟動經費,邀請國內產業界、投資界資深專家開展有效幫扶,加速創新成果“從0到1”的質變。

  而“最后一公里”,也早有“突破之道”。該校成立了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打造了一支專兼職結合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隊伍,負責科技成果的宣傳推介、組織實施。副教授官德華就是其中一員。

  被選拔到校外做科技特派員,官德華每天穿行在企業和學校之間,向企業宣傳學校的科技成果,同時收集企業的技術難題。他幾乎走遍了湖北的地市州,帶回了大量企業需求,并帶去無數批次的學校科研團隊,搭建起校企科技成果轉化的橋梁。僅他一人,近兩年從湖北乃至省外各地帶來的簽約項目經費就超過千萬元。

  為了鼓勵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該校還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科學技術發展院院長夏緒輝介紹,學校修訂了科研項目及成果分類分級認定辦法,橫向項目經費到賬認定后,可以作為職稱晉升的條件之一;修訂了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暫行辦法,將橫向科研經費的管理費從原來的15%降低到3%。

  如今,科技成果服務地方和行業,已經成為該校科研團隊的責任和榮耀。

  校黨委書記徐雁冰表示,學校將緊緊圍繞“雙一流”建設目標,全面系統推動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為湖北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貢獻武科大力量。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05日 第0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精品三级内地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99er热精品视频|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99精品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2022精品天堂在线视频| 99er热精品视频|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coent| 在线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国模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jazzjazz国产精品| 四虎AV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欠欠欠欠精品|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1区2区| 精品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