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中西部高校如何走好自主發展之路

發布時間:2025-03-05 作者:李麗榮 來源:中國教育報

二○二四年五月七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征六號丙(CZ-6C)運載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將青海大學三江源一號衛星(智星一號C星)順利發射升空。 青海大學供圖(資料圖片)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青海大學三江源生態演變與環境修復教師團隊負責人李希來教授(左一)指導學生做實驗。青海大學供圖(資料圖片)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在第四部分“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打造戰略引領力量”中強調:“完善對口支援工作機制。”

  多年來,在“對口支援”這一國家重大戰略的驅動下,中西部高等教育在學校數量、師生規模、基礎設施等方面已基本占據“半壁江山”。中西部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質量和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推動我國高等教育逐步呈現均衡發展的態勢。在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安全穩定、民族團結等方面,中西部高等教育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支撐教育強國建設和中國式現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

  可以說,對口支援既是推動高等教育區域協調發展和促進教育公平的有效探索,又是制度建設與創新的重要實踐,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當前,基于中西部高等教育所承載的時代重任與戰略使命,黨和國家從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全局出發,針對高等教育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加強總體謀劃、戰略部署,對中西部高等教育局部發展的各方面、各層次、各要素進行統籌規劃,以高質量高等教育助推中西部地區可持續發展,協同發力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對于中西部高校來說,應當積極審視“內因”,發揮主觀能動性,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機遇,聚焦發展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破除自身存在的制約性瓶頸問題,整合內外資源,激發辦學活力,實現特色發展、內涵式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走好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的中西部高等教育自主發展之路。

  1 強化政策引領

  持續聚焦一流目標

  中西部高校要搶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推進“雙碳”目標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等戰略機遇疊加的窗口期,與各項利好政策同頻共振。一方面,要確保國家戰略、區域經濟發展需求與高校“雙一流”建設方向一致、協同推進。另一方面,要促進自身的發展戰略規劃與“雙一流”建設目標相契合、同向發力。實現同頻共振的關鍵,在于充分發揮高校發展戰略規劃的引領作用。發展戰略規劃的價值在于實現大學的使命與愿景、營造共同治理的文化、提升大學的發展競爭優勢,從而引領大學高質量內涵發展。

  在制定高質量的戰略規劃時,中西部高校應當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將“雙一流”建設目標融入自身的發展使命和中長期發展目標之中,同時科學統籌和配置各種辦學資源,推進與政府、企業、產業深度合作,加強各學科之間的深度交叉與融合,特別是要著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當務之急,是充分借助政策效力激發發展效能,以國家宏觀政策為指引,堅持聚焦重點和特色發展相結合的思路,對標“雙一流”建設標準,打造具有地緣特征和資源稟賦特色的一流學科,探索適合學校自身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2 堅持交叉融合

  提升學科整體水平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堅持需求導向與戰略引領,聚焦重大科學問題和國家戰略需求謀篇布局。中西部高校要統籌資源配置,以學科專業結構優化調整為切口,辯證把握局部與全局、當前與長遠、重點突破與整體躍升的關系,打破學科專業壁壘,推動學科交叉融合。

  隨著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的蓬勃興起,科學研究范式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任何復雜性的科學和工程問題都越發依賴于多學科的深度融合與協作。相比較而言,中西部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在學科資源方面相對匱乏,且整體學術水平有待提升。

  因此,中西部高校必須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獨特優勢,充分利用區域內高校的人才儲備和橋梁紐帶作用,骨干企業的資源稟賦和明確需求目標,以及支援合作高水平大學的學科優勢和深厚科研積累。在此基礎上,構建符合各省份及高校實際情況的產學研協同育人新模式,大力推進聚焦產業發展的大型系列研究設施建設,著力打造教育、科技、人才、產業深度融合的試點示范基地。同時,積極匯聚各類優秀人才,強力推動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加速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此外,還應主動與政府、企業攜手共建科教育人平臺和科教融合創新平臺,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出更多高層次、復合型的創新人才。

  3 堅持引育并舉

  激發改革創新活力

  以教師為主體的人力資源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競爭力。當前,引育并舉已成為中西部高校提升學科競爭力和解決高層次人才短缺問題的共識性手段。在師資總體不足的情況下,整合人力資源,集聚人才優勢實現學科“點”上的突破是一條可行路徑。

  如果處理不好“內因”和“外因”的關系,人才引育就無法實現“內外聯動”。中西部高校需要不斷改善人才引進機制,通過“筑巢引鳳”吸引并留住知名學者和青年學者;在精準柔性引進方面,要以核心項目為牽引,推進“核心教授+核心骨干+本土團隊”的柔性引進機制,以外來團隊帶動引領校內團隊,實現內外聯動、協同推進、高效運行,進而搭建高水平學科平臺,形成學科集聚效應。

  同時,還要注重本土師資為主體的團隊建設,以重大需求為導向,打造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團隊和研究生導師團隊,推動有組織科研和學科深度交叉融合,提升多學科復合型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中西部高校教師應持續轉變觀念,增強“我要發展”的主觀能動性,提升興學育才、服務國家、傳承文脈的溫度和熱情,從根源上激發改革創新活力和潛力。

  4 堅持扶需扶特

  發力“雙一流”建設

  高校辦學資源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以財政撥款和政策投入為基礎的基礎性資源,二是通過校企(政)合作拓展的衍生性資源,三是通過成果轉化產生的發展性資源。當前,東部高校已經部分擺脫了對基礎性和衍生性資源的依賴,主要依靠發展性資源來保障改革發展。盡管拓寬中西部高等教育經費來源的重要性越發凸顯,但在現實中,利用社會資本來拓展中西部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的經費來源卻面臨諸多困難。因此,中西部高校必須靈活高效地使用國家和地方財政撥款。

  “雙一流”建設強調“扶強扶優、扶需扶特”,中西部高校應加強統籌中央、地方及基礎建設等各類經費,集中投入到一流學科和優勢特色學科的建設中。各高校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雙一流”建設專項資金的分配與使用辦法,優化專項資金的支出結構,確保專項資金用在“刀刃上”,實現經費投入的效益最大化。

  面向教育強國建設目標,廣大中西部高校應主動搶抓“對口支援”各項利好政策,深刻認識自身的短板和不足,發揚斗爭精神,激發使命擔當,扎根祖國大地,全力戰勝困難和挑戰,在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區域均衡發展的宏偉實踐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作者系青海大學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05日 第0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蜜芽tv在线|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 日日噜噜噜噜夜夜爽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油按摩|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1集|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久久99视频精品| 精品极品三级久久久久| 国模和精品嫩模私拍视频|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大片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99小说|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2022国产精品不卡a|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在|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91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 色妞www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