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3月11日訊(記者 林煥新 歐媚)“現在大家說一件事很厲害,喜歡用一個字來形容——牛!”今天,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上,河南南陽雅民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昭說起了她大學畢業回家鄉養牛的故事。
趙昭出生在白河岸邊,南陽黃牛是這里的特產。大學畢業以后,她做了一個讓大家都想不到的決定——回鄉養牛。當時,家里的親朋好友都勸她:“你懂養牛嗎?養牛又臟又累,你一個姑娘家干得了嗎?放著城里好好的工作不干,為啥回來養牛?”
其實,趙昭做這個決定雖然聽起來有點“離譜”,但并不是“一時沖動”。大學畢業后,她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但往返于城市和農村,她看到了城鄉發展的差距。“我覺得,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考上大學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離開落后的家鄉,而是要回來改變家鄉的落后。”趙昭說。
經過多年努力,目前趙昭流轉養殖基地225畝,同期飼養肉牛4000頭,同時流轉種植土地2000畝,實現種養結合。合作社帶動周邊500多農戶增收致富,她成為大家心中信賴的“牛倌”。
趙昭深情地說:“這些年我在農村發展的感受是,農村需要年輕人,農業需要年輕人。對年輕人來說,農村和農業都是大有可為的天地。”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12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