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春季學期起,安徽省合肥市建平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響應教育部門政策要求,將課間由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并創新實施分段式活動設計,為中小學課間提供了“運動+心理”雙維小課間育人模式。
科學分段:體質與心理的雙重關懷。學校將15分鐘精準劃分為“生理調節—活力釋放—狀態轉換”三階段。前2分鐘引導學生有序完成飲水、如廁等基礎需求,為后續活動做好準備。核心10分鐘通過分層運動全面激活身體機能,如“老鷹捉小雞”“趣味障礙跑”等游戲,日均步數提升40%;“紙藤蹴鞠”“跳繩接力賽”等項目中,學生心率峰值達120—140次/分,有效提升心肺功能。最后3分鐘通過深呼吸操、正念冥想實現身心平穩過渡,提升課堂專注度。
分齡實踐:游戲化學習的多維探索。針對低年級學生,教師主導開展“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經典游戲,在肢體互動中培養規則意識。高年級則推行自主創編項目:非遺主題的“投壺”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地面垃圾分類跳格子”實現跨學科知識融合,“創意跳繩接力賽”則綜合提升團隊協作與運動技能。五年級學生自主設計的“詩詞跳房子”項目,將經典誦讀與體能訓練有機結合。值得關注的是,學校還特別設置“靜心角”,配備沙盤、曼陀羅繪畫等心理疏導工具,形成動靜相宜的課間生態。
生態重構:小課間里的大健康。學校同步建立“運動處方”檔案,為學生定制個性化活動方案。如為“小胖墩”群體設計趣味折返跑,為內向學生創設協作類游戲“螞蟻運糧”,為脊柱側彎群體進行“小樹苗正姿操”,為“小眼鏡”組織“自然探索尋寶”。家長反饋顯示,80%的孩子回家后電子產品使用時間減少。一名四年級學生家長感嘆:“孩子現在每天主動分享課間游戲體驗,比起過去‘宅家’迷戀電子產品,現在更喜歡主動下樓找小伙伴做游戲。”
實踐證明,建平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的走廊與操場已成為動態育人場域。學校正將小課間改革經驗系統化,形成包含《課間活動游戲資源庫》《課間文明活動護照》《課間安全活動指南(視頻版)》等完整體系。15分鐘的精準設計,既破解了“課間圈養”難題,更激活了學生健康成長的密碼——當教育者以專業視角重構碎片時間時,既能筑牢學生體質基石,更能在歡聲笑語中培育積極心理品質。
(作者系安徽省合肥市建平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01日 第0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