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如何提升高校培養供給體系適配性

發布時間:2025-04-23 作者:陳雨露 來源:中國教育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近日頒布的《關于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明確把優化培養供給體系作為推動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任務。高校培養供給體系迫切需要對接社會端產業端人才需求的新變化新趨勢,發揮招、培、就一體化的反饋與賦能作用。

  充分認識高校培養供給體系優化的重大意義

  優化高校培養供給體系是落實就業優先國家戰略的必然要求。高校畢業生是備受關注的就業群體,高校培養供給體系建設迫切需要統籌考慮國家戰略需求導向、地方區域發展布局和學校辦學定位特色等多維因素,以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為提高畢業生的社會適配性提供堅實基礎,這是落實就業優先戰略的迫切需要。

  優化高校培養供給體系是推動就業供給側改革的必然要求。構建“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雙向調節機制,破解“就業難”與“用工荒”并存的現實問題,這迫切需要高校通過招生計劃調控、學科專業動態調整、就業質量反饋三大抓手實現育人生態從“被動適應”向“主動引領”轉型的關鍵突破,實現科學有效的就業供給側改革。

  優化高校培養供給體系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破解擇業就業難點的必然要求。學生正確擇業觀、就業觀的形成是教育基因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也是影響“慢就業”“不就業”等問題破解的關鍵所在。從高校培養供給體系入手,有效進行價值引導,不斷夯實擇業就業的思想根基,正確處理好個人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實現的辯證關系,是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積極投身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大事業的重要基礎。

  準確把握推進招培就一體化的重要著力點

  推動學科專業與國家需求有效對接。高校應積極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著力突出特色優勢深化學科專業供給側改革,積極構建“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育人機制,強化產教融合與科教融匯,有效提高人才供需適配性;培育交叉融合的新興專業,打造特色優勢專業集群,構建“學科+產業”的協同創新模式,有效推動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

  推動招生入口與培養過程有效貫通。高校應依據就業質量動態校準招生標準,深化就業與招生、培養全過程聯動,建立“入口質量—培養過程—出口質量”的閉環反饋體系。將畢業生就業狀況跟蹤調查和就業質量評價反饋,作為動態調整招生計劃的重要依據,逐步構建“招生—培養—就業—反饋—優化”的全流程動態調節體系,確保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精準對接。

  推動就業指導與出口質量有效協同。高校應將就業教育和觀念引導作為“三全育人”的重要內容,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職業觀、就業觀,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精準化、便捷化的就業指導服務。通過分層分類精準就業指導,賦能職業啟蒙到崗位適配全過程,著力構建“教育賦能—能力提升—精準輸送”的協同機制,實現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服務升級。

  以招培就一體化賦能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實踐路徑

  以學科專業調整為牽引,著力強化人才培養供需適配機制。著力優化調整學科專業布局,加快推進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探索推進新文科、新工科和新醫科建設,著力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的復合型文科人才、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以及高層次復合型醫學人才。

  以大類招生與分流管理為基礎,著力打通招培就貫通節點。招生階段,科學設置跨學科融合的大類專業;培養階段,搭建分層分類課程架構;分流管理階段,建立科學評價機制,輔以“一對一”咨詢,實現多樣化發展;就業階段,針對專業特色舉辦專場招聘,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形成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深度融合的良性循環。

  以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為核心,著力強化就業的供給端支撐。一方面,深化基礎學科拔尖計劃,厚植原始創新能力,筑牢人才發展的學術根基;另一方面,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分類培養體系改革,逐步形成“通識筑基—專業精進—跨界融合”的漸進式能力培養路徑。

  以就業反饋與市場需求為指引,聚力促進招生政策和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積極應對數智化革命給高等教育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聚力實施人工智能賦能人才培養行動計劃,推動人才培養從標準化向差異化轉型,最終形成需求牽引、技術賦能、動態優化的現代化人才培養體系。

  (作者系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23日 第0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97视频热人人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japanese乱人伦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jk制服|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94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1024精品免费|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91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在|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四虎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的视频| 99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看|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