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心理實踐活動中打卡合影。
學生在“撥云見心”游戲中擊落情緒沙包。學校供圖
近日,一場以“希望”為主題的心理游園會在西南石油大學亮相。DIY(自己動手制作)中草藥香包、彩繪沙畫、沙瓶多巴胺、巖石套圈……大二學生劉俊超和同學們玩得不亦樂乎,“有趣又有料,還能學到心理知識,真希望多辦幾場!”
“大學里的自己不再像高中時是尖子生,心理落差很大,很壓抑怎么辦”“室友間關系緊張如何化解”“沒考上研感覺很迷茫”……活動現場,學生們紛紛拋出“成長的煩惱”。西南石油大學全校15個學院圍繞躺平、焦慮等心理狀況,以心理學理論為支撐,推出獨具專業特色的15款游戲,在現場擺攤設點,如同中醫問診一樣,為大學生“望聞問切”,開出心理健康良方。
“中了中了!”大二學生蘇柏溪高興得手舞足蹈,他在“破繭心圈”游戲里,套中了標記有“考研目標卡”的巖石。蘇柏溪坦言,自己學習壓力比較大,通過“套圈”游戲釋放了壓力,“以后有壓力時,我就會摸一下這塊石頭,想想地殼用了幾十億年才沉淀出如此美麗,我更要沉下心”。
傳統文化元素也被巧妙嵌入心理實踐活動。在“香愿筑夢”環節,艾草、薄荷、丁香等中草藥的香氣陣陣飄來,學生楊妮在志愿者的指導下搗藥、碾磨、裝料,順利制作了一個中草藥香包。“怪不得說‘君子佩香’,嗅覺比其他感官能更迅速地喚醒積極情緒,這種香味撫平了我近日的焦慮。真是一種古老又寶貴的心理調節智慧!”楊妮說。
在西南石油大學心理發展與服務中心教師劉莉看來,把游園會作為一年四季心理實踐活動的開篇,是為了做好預防。“春天是心理疾病高發期,通過輕松的心理游戲及早預防,才能避免問題加重。”她介紹,今年的游園會采用積極心理學上的“五施”模型進行設計,把“希望”拆分到顏、身、言、心和眼5個方面,通過“希望共筑”“希望賦能”“希望啟航”3個板塊活動,引導學生在沉浸式參與中實現自我心理賦能。
在西南石油大學,心理實踐活動年年上“新”,心理健康服務更持續上“心”。作為貫穿全年的實踐活動,學校心理四季體系圍繞四季4個節點,舉辦新生“心”適應講座、情景劇大賽、心理健康節、微視頻、朋輩互助營等特色項目,聚焦科研韌性、兩性戀愛等熱點話題開展針對性心理健康服務,助力學生提升心理資本。如今,一年四季心理實踐活動已連續舉辦6年,參與學生累計10萬余人次。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更應主動聚焦社會關切,落細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服務。”西南石油大學心理發展與服務中心副主任舒小立介紹,學校把“一年四季”心理實踐活動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抓手,發揮教師隊伍專業化及心理設備智能化優勢,助力心理健康教育高質量發展。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24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