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好法治教育課程,夯實實踐平臺建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近年來,河北省通過積極構建系統豐富的法治知識體系、真實可感的法治實踐體系、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體系,推動形成三維協同的教育普法新格局。
以系統的法治知識引導青少年知法守法
多年來,河北堅持以法治課程為核心,以集中普法為關鍵,以日常普法為基礎,推動形成了專常結合的教育普法機制。
河北明確規定,法治課小學每周至少1課時、初中2課時、中職3年36課時、高中修滿6學分,有效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每年寒暑假放假前、開學后,全省中小學都會由法治副校長集中上法治課,為學生上好自律守法第一課。僅2024年,全省法治第一課活動就開展5萬多場次,參與學生1100多萬人,遵法守法的校園氛圍日益濃厚。
河北還注重抓日常普法的銜接有序。全省中小學普遍實施了“每月開展一項專題普法活動”等法治教育“四個一”行動,以將青少年法治教育抓在日常、嚴在經常。
以法治實踐培養學生用法護法能力
圍繞增強學生對于法治的真實體驗感、實際操作感,河北通過增建實踐平臺、增新實踐形式、增創實踐機會,探索建立了注重實踐、學做結合的法治教育模式。
河北制定了“到2027年‘縣縣有基地、校校有教室’”的目標,持續推動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和法治資源教室建設,旨在為學生法治實踐教育搭建廣闊平臺。
全省各學校創新開展模擬法庭、辯論賽、情景劇、劇本殺、法治研學等活動,讓學生在情境模擬中感受法治的嚴謹與莊嚴,探索沉浸式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模式。
河北還鼓勵支持學生參與學校章程制度、校紀班規制定,擔任“班級小法官”,參與學生糾紛調解。河北省大學生憲法宣講志愿團在每年的暑期及節假日到中小學普法,在具體的法治事務中鍛煉法治能力。該項目被評為2024年全省“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
以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樹牢青少年理想信念
多年來,河北始終堅持統籌依法治教和法治教育,開展依法治校,規范教育執法,家校協同育人,讓學生在法治化環境中相信法治、尊崇法治。
河北連續16年持續推進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評選活動,引領學校優化內部治理、完善學生管理、保障師生權益,把學校管理工作納入法治化管理軌道。同時,編制《河北省教育系統行政執法裁量權基準》,梳理規范教育行政執法事項,以規范公正執法、營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環境,并印發《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建設方案》,遴選出20個省級中小學校家庭教育示范區,提升家長的法治素養,幫助家長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持續完善家校社協同育人制度體系。
本周刊由教育部政策法規司指導支持,中國教育報刊社、華東政法大學聯合主辦 本期審稿專家 董秀華 周海源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21日 第0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