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園
“玉蘭臨風一棵棵,我們是可愛的小花朵,陽光照耀雨露滋養,健康快樂歌聲多……”
近日,北京師范大學實驗幼兒園(以下簡稱“北師大實驗幼兒園”)迎來了建園110周年。教師和孩子們用溫暖的聲音,唱出了幼兒園的美好生活。
北師大實驗幼兒園的前身是創立于1915年的北京女子師范學校附屬蒙養園。110年來,從最初一所蒙養園發展到如今擁有8所園的集團園,“蒙以養正,倡導開新”是這所百年老園的發展之源、精神之基。
尊重兒童
北師大實驗幼兒園有一個大大的園標,小木鐸形狀經過孩子們的創造,變成了一個立體的大蝸牛,充滿童趣。
孩子們的想象和創造,有說不完的故事。幼兒園里的樹是大自然饋贈給孩子們的禮物,也是蒙養百年的歷史見證。孩子們在樹下撿欒樹果實,觸摸低下頭的蘋果枝條……
古樹郁郁蔥蔥,招來了很多鳥。十幾個鳥類觀察箱,讓孩子們有了細致觀察的機會。有一天,玉蘭樹上飛來了珠頸斑鳩,孩子們對這個小精靈充滿好奇。當斑鳩蛋被烏鴉吃了之后,他們特別氣憤,但也明白這是自然法則。于是,他們通過寫信、畫畫、自編自演情景劇,來表達對生命的愛與尊重。
尊重兒童,就體現在日常點滴中。
在實幼人心里,以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體現在尊重兒童上。真正將兒童看作有獨立人格和個性特點的人,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和興趣愛好,尊重他們的權利與發展需求。這樣的尊重,讓兒童可以身心舒展地玩耍。
“面向兒童,我們是教育者,也是學習者。尊重兒童的背后,實際上是把自己當成研究兒童的學習者。”北師大教授李敏誼說。
研究兒童
“在漫漫百年的歷史中,我們發現幼兒園唯一不變的特質便是它的研究性。”北師大實驗幼兒園園長夏華穎說。
1915年,北京女子師范學校附屬蒙養園設立時,就肩負著培育幼兒及為師范院校提供學前教育研究基地和承擔學生見習實習的雙重任務。
研究兒童,是北師大實驗幼兒園的一個突出特點。幼兒園借助北師大教科研力量,持續進行課題研究,以此促進教師素質及保教質量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實幼人堅持:不盲從,借鑒的國際先進教育理念需要在實踐中接受檢驗;重學習,在專家指導和接待觀摩中不斷提升;重應用,在研究中不斷反思和改進課程實踐。這些“堅持”使該園的課程變革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這里是高校附屬唯一的百年園所,是20世紀50年代蘇聯支持中國學前教育的實踐基地,是最早開展蒙臺梭利中國化實踐研究的實驗園,為新中國首批學前教育干部的培養作出了突出貢獻。
時代在發展,兒童研究的側重點也在變,一段時期有一個主題。當《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出臺后,幼兒園便將落實評估指南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
“我們堅守研究性特質,學習借鑒,遵循循證研究的思路,明確循證實踐和協同賦能兩大路徑,學習與傾聽、評價與反饋、支持與引領三個環節。”夏華穎說,孩子和教師的成長讓人欣喜。
促進兒童主動發展
“來看看我們的地震儀。”戶外游戲時間,一個小男孩邀請記者去看他的搭建。幾個輪胎摞起來后,小男孩搬來球和泡沫塊,依次放到中間的洞中,直到洞被填平,然后用一根軟管連接。“地震來了,軟管會傳導,觸動裝置就會搖晃。”小男孩說。
在北師大實驗幼兒園,只要是有利于促進兒童主動發展的,就要借鑒吸收其先進方面,在變革中實現提升。
從研究兒童社會性發展,到培養兒童獨立性、“做中學”科學教育改革,再到兒童發展性評價,實幼人認為,兒童的發展是主動的,教師要在尊重兒童興趣的基礎上使其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最終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里,孩子們通過自主管理自己的生活,逐步建立起自信心、積極的自我概念和獨立的人格。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參與食品制作,照顧自己的植物,積極承擔鋪被、抬床、清掃等勞動任務,在游戲中自主制訂游戲計劃,與伙伴一起進行游戲回顧與復盤。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比歲月更長的,是人的成長。一代一代人的奮斗,鑄就了百年蒙園花婆娑。站在11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實幼人該往哪里去?
“守正創新、面向未來,既是對百年歷程的深情致敬,更是對教育未來的莊嚴承諾。”北師大實驗幼兒園黨總支書記杜軍說,實幼人將繼續擔當“試驗田”和“示范田”的重任,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童年奠基。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25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