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馮麗)近日,《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雜志在線刊發了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副教授劉麗靜等人的最新成果——《奧陶紀海洋輪藻及其對陸地植物起源的啟示》,宣告在中國塔里木和鄂爾多斯盆地發現地球上已知最早的輪藻門化石。該研究將輪藻門化石的地質記錄從晚志留世提前到晚奧陶世,將其起源時間向前推進了約2800萬年,為陸地植物在奧陶紀起源于輪藻門的推論提供了關鍵的化石證據。
該研究首次發現了來自塔里木盆地晚奧陶世早期(凱迪早期)以及鄂爾多斯晚奧陶世早期(凱迪中期)(450Ma)的海相碳酸鹽巖地層中的海生輪藻鈣質葉狀體化石。該化石保存狀態堪稱奇跡,主軸上有輪生小枝,且有節與節間分化,節間上覆蓋有縱向排列的皮層細胞,小枝也具有皮層細胞。劉麗靜團隊因此把它命名為奇跡塔里木輪藻。
此前,輪藻化石一直是中生代以來湖相地層劃分和對比的重要依據,且現生輪藻綱一般生長在淡水或微咸水環境中,因此,輪藻化石一般也被認為是來自陸地湖泊河流相環境的。奇跡塔里木輪藻的發現改變了以上的固有認知,表明了輪藻綱在晚奧陶世凱迪期之前就已經演化出來了,且它們中的某些分子在晚奧陶世是可以完全適應海洋環境的。
據悉,此項研究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教授舒德干領銜的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繼其在寒武紀動物門類起源和演化領域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以來,首次在奧陶紀藻類與植物演化領域取得重要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5年06月04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