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山西太原打造“百花齊放 千帆競發”的科學教育生態——

在科學探索中尋找星辰大海

發布時間:2025-06-14 作者:本報記者 王陽 蘇峰 張商珉 來源:中國教育報

太原市第二實驗小學校學生正在進行科學實驗。學校供圖

太原市迎澤區參賽學生正在比賽現場維修機器人。迎澤區教體局供圖

  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雙塔西街小學校,能感知風語的“風動亭”實時顯示風速等級,運用光學原理打造的“七彩小亭”折射出彩虹光譜,校門前的“雙西影子鐘”更將日晷智慧融入現代時間計量。

  近年來,太原市吹響科學教育的“沖鋒號”,通過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的試點探索,圍繞課程建設、課后服務、師資隊伍、校家社協同、人才培養、評價體系六大工程,實現科學教育在全市各學段、各類型學校全覆蓋,一幅“百花齊放,千帆競發”的科學教育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1

  厚植沃土:打造科學“實踐圈”

  面對城區學校占地面積有限的困境,太原市第二實驗小學校主動與山西省科技館、晉中市科技館等簽訂共建協議,有效利用校外場館資源推進科學教育。這是太原市構建全域科學教育生態的縮影。

  太原市教育局不斷打破“圍墻”,將全域星羅棋布的科學“富礦”鏈接起來,轉化為啟智潤心的科教資源。依托省科技廳實踐基地清單,太原市與科學場館、科研院所、大學院所重點實驗室共建科學教育實踐課程,擴大科學家專家庫。

  迎澤區教體局打造“114N”館區合作模式,形成了“科學特色課程名錄、科學專家庫、科學場館基地”的豐富資源,共建立科學教育基地74個;杏花嶺區設立了科技小記者總站,校級層面設立10所科技小記者站分站,選拔區內130名學生成為科技小記者,用童真視角記錄科學脈動。

  新建路小學的學生走進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觸摸航天科技,桃園小學與山西地質博物館合作研發地質礦石課程,走進晉陽湖畔的學生手持檢測儀記錄生態數據……太原市教育局發起“總動員”,創新推出“N百工程”,陸續推出百節“科普公開課”、百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百個“科普親子游戲”等,整座城市成為流動的科學“實踐圈”。

  2

  精耕細作:守好科學教育陣地

  科幻與現實正在發生奇妙共振:借助AI,《十萬個為什么》作者米·伊林“穿越”時空,與學生探討面包發酵的秘密……別開生面的科學課堂,是迎澤區第四教育聯盟體以《十萬個為什么》開展的科學教育視域下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項目化學習探索。這種跨學科融合的教學創新,源自“校本研究—區域轉化—聯盟實踐—全域輻射”的教研體系的支撐。

  馬莊小學的蛻變印證了這種機制的效能。這所農村學校,在第四聯盟體的帶動下不僅將科普閱讀研究成果注入四大名著教學,更孕育出“馬小童三千問”校園科普品牌,實現從“跟跑”到“并跑”的躍遷。該區教研科研中心主任程惠萍說:“我們打造的科學教育‘N大聯盟共同體’,涵蓋六所小學聯盟校和三所中學聯盟校,讓強弱校結成科學教育共同體?!?/p>

  類似的科學教育創新實踐正在太原市多點開花,無論是強弱學校還是新老教師,都能共研共進,實現優質均衡,讓學生的科學夢想在學校點燃。

  師資鍛造方面,據太原市教育局校外教育培訓監管科科長陳沁介紹,太原市亮出“組合拳”:“培訓”,即定期對全域科學副校長、科技輔導員兩支隊伍開展集中培訓,提升跨學科整合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教學方法;“聯盟”,即按照區域建成“強校帶弱校”的聯盟,推薦一批優秀的科學副校長、科技輔導員、科學類課程教師,充實到“名校長工作室”“名教師工作室”隊伍中,定期研修;“專家”,即太原市與高等院校深度合作,引入專家指導,定期培訓。

  3

  貫通培養:構建人才成長體系

  太原十二中畢業生李林洋在高中時期,就通過學?!皵抵莿撓頎I”將“立體智能電動車庫”的構想轉化為實用新型專利。升入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后,他積極組建戰隊征戰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這種創新動能的持續迸發,得益于太原市構建的進階式科創人才成長體系。

  “高中科學教育的重點在‘輸送’,為高校培養輸送拔尖創新人才?!标惽哒f,太原市圍繞“學前階段重在啟發,小學階段重在普及,初中階段重在培苗,高中階段重在輸送”的定位,形成長鏈條科學教育培養機制。

  為進一步打破學段壁壘,太原市以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區校及儲備校評審為“指揮棒”,引導中小學?!耙恍R黄贰鞭k出特色。育蕾幼兒園打造“一班一特色”科學角,幼兒參與率達98%;晉源區第十小學校建成“融寶科探院”,實施小院士選拔制;成成中學校建成青少年科創院(STEM課程中心),并推出科創實驗班;太原國科實驗學校成立了少年工程院和少年科學院,分別聚焦培養技術創新與基礎研究的未來之才。

  “太原市將持續加大科教資源投入力度,邁向更均衡、更開放的科學教育。讓學生在科學探索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碧薪逃窒嚓P負責人說。

  記者手記

  構建科學教育“強磁場”

  走在太原市中小學,驚詫于那些充滿未來感的科技畫面。這座城市正以系統性思維破解科學教育難題,在有限的物理空間中開辟出無限可能。

  打破多重邊界,形成“破圈效應”。當學校圍墻與科技場館的物理阻隔消弭,當高校實驗室與中小學課堂產生化學反應,科學教育便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遞,而是演變為真實可觸的立體實踐場。而通過聯盟共同體形成的“教育強磁場”,更能有效激活城鄉學校的創新動能。

  突破學段壁壘,構建培養體系。太原市搭建起“全鏈條孵化器”,進階式做好科學教育,讓科創種子在不同學段獲得適配的生長土壤。

  太原市將教育創新置于城市發展坐標系中,讓科學教育真正成為社會協同工程,未來必將成為點燃創新火種的引擎。

《中國教育報》2025年06月14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视频一视频高清|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久草视频在线这里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青青草99热这里都是精品|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99在线视频精品|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一区|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99视频精品国在线视频艾草|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第100页|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日本|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久久国产热精品波多野结衣AV|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