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師管理模式中普遍存在職業發展路徑模糊、培養碎片化、評價激勵不科學、決策參與度不足等問題。浙江省桐鄉市濮院小學教育集團毛衫城小學以黨建為引領,創新構建“循環議事”決策機制,將黨組織領導與行政執行深度融合,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從“經驗管理”向“科學治理”轉型。
學校以“黨組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協作”為核心,圍繞教師發展需求,通過“三聚焦”策略優化決策流程,形成“問題識別—科學決策—高效執行—動態反饋”的閉環管理模式。
首先,聚焦“決策權責”,構建協同治理框架。一是明確黨組織與行政部門的職能邊界。黨組織會議把握教師隊伍發展方向,審議教師發展規劃、師德建設、職稱評聘等重大事項;校長辦公會議落實黨組織決策,制定教師培訓計劃、績效考核方案等具體措施。二是創新“三環策略”。實行議題前移,校長辦公會議調研教師發展痛點,提出如青年教師培養方案等待決策議題。然后是集體決策,黨組織會議結合學校戰略目標,審議并通過優化方案。三是明確執行反饋機制,校長辦公會議部署實施,定期向黨組織匯報進展,形成動態調整機制。
其次,聚焦“問題導向”,精準梳理發展清單。學校圍繞教師發展核心問題,梳理出“黨建+教師發展”十大項目清單,包括:師德師風建設、青年教師“階梯式”培養、骨干教師引領工程、跨學科教研共同體構建、教師評價體系改革、教師心理健康支持、職稱評聘流程優化、教學成果獎勵機制、校本研修課程開發、教師參與治理渠道拓展。通過清單化管理,確保每一項決策直擊教師發展痛點,避免議題泛化與資源浪費。
最后,聚焦“創新驅動”,完善制度保障體系。一是建立“雙軌制”培養模式。黨組織主導師德建設,定期開展“黨員教師先鋒崗”評選,將師德表現納入職稱評審一票否決項。行政部門聯合高校專家設計“三年成長計劃”,為青年教師配備“雙導師”,即“學科導師+黨建指導員”。二是推行“陽光決策”機制。教師代表列席黨組織會議,參與職稱評聘標準制定等關鍵環節;開發“智慧議事”平臺,教師可匿名提交發展建議,確保決策透明化、民主化。
這種“循環議事”決策機制具有三大創新點:一是機制創新,突破傳統“自上而下”管理模式,實現黨組織決策與行政執行的雙向互動,既保方向又保落實。二是路徑創新,將教師發展納入學校黨建核心議題,通過項目清單實現精準施策,避免黨建與業務“兩張皮”。三是工具創新,開發“議題審批表”“決策流程圖”等標準化工具,規范議事程序,利用數字化平臺拓寬教師參與渠道,增強其歸屬感。
經過三年實踐,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一是職業成長有通道,青年教師培養周期縮短30%,骨干教師占比增加20%。二是專業能力有突破,教師獲市級以上教學獎項數量同比增長50%,跨學科教研成果在省級平臺推廣。三是隊伍活力有提升,教師離職率下降,參與學校治理的積極性顯著增強。四是師德建設有成效,家長滿意度達98%,教師違規行為“零投訴”。
同時,黨建引領下的“四維驅動”探索出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機制。一是方向引領機制,黨組織通過頂層設計,將教師發展與學校戰略目標深度綁定,確保資源投入精準有效。二是協同執行機制,校長辦公會議將宏觀決策轉化為可操作計劃,形成“決策—執行—監督”閉環。三是動態反饋機制,定期通過教師座談會、問卷調查收集意見,及時優化政策。四是文化浸潤機制,以黨建活動凝聚共識,塑造“共治共享”的教師發展文化。
(作者劉欲承系浙江省桐鄉市濮院小學教育集團毛衫城小學黨支部書記,陸建友系桐鄉市濮院小學教育集團毛衫城小學辦公室主任)
《中國教育報》2025年06月19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