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為、比亞迪、DeepSeek等國內知名企業的成功經驗看,生產性服務的支持,是企業技術創新、專業分工和資源優化配置的關鍵要素,生產性服務已經成為企業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是企業全球產業鏈重構的競爭優勢,這使得生產性服務業成為全球制造業競爭的“焦點”,同時也給財經商貿類高職院校的辦學帶來了新機遇——如何對接產業需求,應對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挑戰,面向生產性服務業推進專業建設改革與創新?
對策1:按照專業、行業、企業、職業的路徑,深入開展生產性服務業研究。財經商貿類高職院校現有的經管類專業,應主動面向生產性服務業做行業研究,在會計服務、金融服務、法律服務、信息服務、營銷服務等領域尋找人才培養新機會。
對策2:面向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全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財經商貿類高職院校的辦學資源有限,人才培養方案必須回答如何與本科教育、企業需求和職業教育對接,最大化滿足學生的成長成才需求。
對策3:動態調整專業,加大力度建設高水平專業群。高水平專業群是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重要抓手,依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專業目錄,才能形成高職院校的辦學優勢與特色。
對策4:主動對接行業企業,扎實推進產業學院、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財經商貿類高職院校在生活性服務業的人才輸出上已無太大優勢,生產性服務業的人才需求更加專業,需要通過產業學院、產教融合共同體來推進落實。
對策5:面向生產性服務業全面修訂案例、教材和教學資源庫。財經商貿類高職院校現有專業教學中,大多案例和教學內容是生活性服務業,基于制造業的生產性服務業相關教學資料存在一定的專業知識門檻,亟須進行全面修訂。
對策6:全面推進AI+教學模式改革。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財經商貿類高職院校課程教學的案例、教材和教學資源庫全面修訂變得更加方便,生產性服務業的制造業企業案例和教學資源獲得成本不斷降低,這是財經商貿類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難得機遇。
對策7:推進企業應用場景導向的課堂改革。財經商貿類高職院校學生對傳統的課堂教學尚存在依賴,課堂教學“PPT+”模式仍然存在。企業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技能人才,因此技能導向的適應企業應用場景的課堂改革勢在必行。
對策8:全面改革實踐教學模式。財經商貿類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基本沿用了本科院校的模式,包括專業實習、學校實驗室模擬操作和畢業設計等,這不僅耗費實驗室建設經費,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需要更大力度推進“前店后廠”等直接與企業經營對接的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對策9:以賽促教,課題導向,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進一步改革財經商貿類高職院校的教師科研成果評價辦法,鼓勵教師“做真的科研”,到行業企業去找問題,使教師成為真正的行家,才能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培養水平。
對策10:推進教師跨學科交流與培訓。生產性服務業涉及行業眾多,需要教師具備更加多元的學科知識背景,對接受傳統高等教育的教師來說,需要學校提供專門的跨學科交流與培訓,以解決教師對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運作模式的基本認知問題,同時發現行業企業亟須解決的重大課題。
?。ㄗ髡呦到K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中國教育報》2025年06月24日 第0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