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構建選調生工作新格局培養高素質年輕干部

發布時間:2025-06-25 作者:鐘登華 來源:中國教育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從高校選調優秀畢業生到基層培養鍛煉,是黨中央著眼干部隊伍長遠發展實施的一項戰略工程。新時代新征程,高校必須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加大選調生工作力度,健全選調生工作體系,加快構建選調生工作新格局,努力培養輸送更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年輕干部,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干部保證。

  高校選調生工作的戰略定位

  鍛造高素質年輕干部隊伍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們正處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對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干部的需求更為迫切。高校作為青年人才的聚集地、選調生培養輸送的主陣地,加強選調生工作是回答時代之問、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源源不斷向地方培養輸送選調生,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支撐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踐行高等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重要體現。

  教育科技人才協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選調生是經過層層選拔的高校優秀畢業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創新能力,是連接高校和地方基層的重要橋梁,能夠將高校的科技、人才優勢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推動地方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的協同。

  高校選調生培養體系的現實基礎

  選調生工作體系更加完善。高校高度重視選調生培養輸送,推動工作逐步規范化、制度化。以中國農業大學為例,學校出臺了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系列制度文件,構建了校院兩級聯動的工作機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選調生發現和培養體系,集中表現為“三個加強”的特色做法。一是加強有規劃引導。通過新生入學教育、思政課、職業規劃課等途徑,引導學生樹立扎根基層、服務人民的職業觀。二是加強有組織發現。在黨團組織、社會實踐、科研項目等活動中識別選調生好苗子,重點關注、動態跟蹤。三是加強有意識培養。依托科技小院、紅色“1+1”等載體,在扎根中國大地、服務“三農”中引導學生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

  選調生工作局面不斷拓展。近年來,選調生成為高校畢業生投身基層的重要途徑,參與高校數量、輸送選調生規模和覆蓋地域范圍都在不斷拓展。以中國農業大學為例,學校已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培養輸送了選調生,2024年達到450人,占畢業生人數的5.8%,位居全國高校前列。選調生的學科專業更加多元,在保留農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農經等優勢學科的基礎上,覆蓋了67個本科專業、48個碩士一級學科和23個博士一級學科;選調生的學歷層次不斷提升,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占比持續增加,輸送高層次緊缺人才的力度日益加大。

  選調生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凸顯。選調生扎根基層一線,為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學校超過90%的選調生到基層后直接服務“三農”。這些選調生具有知農愛農的底色、理想信念堅定,具有強農興農的優勢、專業能力突出,具有團結樸實的品格、工作作風過硬,在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全面振興、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力協同創新選調生工作路徑

  把思政引領力放在構建高校選調生工作新格局的首位。首先,要深入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建好“大思政課”,持續推動思政課程守正創新、課程思政深度融入、實踐思政延伸拓展。其次,要堅持黨建引領,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引導學生走進鄉土中國深處實習實踐,將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再次,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政治能力、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塑造更多扎根基層、服務人民的骨干力量。

  著力提高選調生工作的協同力。高校輸送培養選調生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凝聚多方合力。首先,要強化校內協同,把選調生工作作為學校黨委“一把手”工程,由就業工作部門牽頭,組織、教學、學工、社會服務等部門配合,建立協同工作平臺,完善校院兩級工作機制,形成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全校“一盤棋”工作格局。其次,要深化校地協同,加強高校與地方組織人事部門的合作交流,把選調生工作作為校地合作的重要內容,構建“需求對接—人才培養—選調輸送”全鏈條工作閉環,實現選調生的需求與培養輸送相適配。

  著力提高選調生工作的保障力。構建新時代高校選調生工作新格局,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工作保障。首先,要強化政策保障,把培養輸送選調生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按照“有規劃引導、有組織發現、有意識培養”的總體思路,出臺選調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制度,深度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其次,要完善工作機制,建強就業工作隊伍,建立選調生“需求—培養—輸送—跟蹤”全周期管理體系,壓實校院兩級責任鏈條,為黨和國家源源不斷輸送“新鮮血液”。

  著力提高選調生發展的支撐力。選調生在基層發揮更大作用,需要高校持續提供教育科技人才支撐。首先,要針對選調生的實際需求,探索建立“教育提升—科技賦能—跟蹤服務”的發展支撐體系,為選調生提供政策法規、工作方法、基層治理、專業技能等培訓,幫助選調生拓展視野、更新知識、提升能力。其次,要充分發揮學校科技、人才優勢,依托產業研究院、教授工作站、教學科研基地等,選派專家團隊為選調生所在地區的產業發展提供大力支持,助力選調生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再次,要建立跟蹤服務機制,定期了解選調生的困難和需求,做到“扶上馬、送一程、護一路”,讓選調生成為扎根基層、建功立業的先鋒力量,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5年06月25日 第0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日本精品视频一视频高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精品一| 国产精品福利网站导航| 久久精品嫩草影院|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996热精品xxxx|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麻豆| 久久99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99久久|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99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网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精品卫校国产小美女|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伊人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精品人妻AV区波多野结衣|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