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鄭翅)7月15日,《科學公開課》(第七季)開講,全國中小學生可以通過主要媒體平臺觀看直播,在科學之旅中度過炎炎夏日。
《科學公開課》(第七季)是由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與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聯袂為青少年打造的一檔純公益、全開放的科學教育系列課程,以滿足中小學生的科普需求。人造太陽如何點亮世界?森林火災、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如何預防?飲水中又有哪些科學現象?當AI拿起畫筆,當機器掌握人類的語言,我們的世界會有什么變化?生命活動究竟是誰在“幕后指揮”?納米技術又將引發怎樣的科技革命?……本季公開課共邀請了20位科學家為大家帶來豐富有趣的科學內容。
據悉,本季《科學公開課》充分考慮廣大師生和家長的需求,在內容上緊貼生活需求和社會熱點,同時也緊跟科技前沿,設置了“巨擘探秘”“預災尋策”“智啟未來”“悅享健康”“微納奇旅”5個課程系列。從重離子加速器的頂天立地到子午工程構筑的空間天氣地基綜合檢測體系,從地震的發生與防控到星震的研究與探測,從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安全問題,從基因編輯技術到人工智能生物學,從納米黑科技到可注射抗病納米機器人,來自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們不僅傳授科學知識,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更傳播科學精神,為校本教學體系提供有益補充。
除常規課程,系列課程還將針對每個主題安排主講專家的線上互動直播。公眾在收看過程中可以通過媒體平臺留言反饋疑惑和問題,主講人或相關專家會在學科沙龍直播課上為大家一一解答。
《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18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