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葛仁鑫)“哪怕最后一個小時前,我們都不知道能不能到岸。”近日,在四川旅游學院舉行的“勇者歸來”主題沙龍活動中,該校教授劉勇講起自己剛結束的探險經歷,平靜的語氣中暗藏著起伏。不久前,他還在船上面對著印度洋的風浪。
劉勇是四川旅游學院山地旅游研究院院長,也是一位探險家。今年5月17日,他聯合德國、荷蘭、保加利亞的探險者組成團隊,從澳大利亞西部海岸卡那封啟程,全程4401海里(約8150公里)完全依靠人力劃槳前行,經過65天的極限挑戰,最終抵達非洲達累斯薩拉姆。
這是全球首次實現以團隊形式從大洋洲至非洲的無動力劃船橫渡,也是亞洲探險家首次完成跨印度洋探險的壯舉。劉勇繼2023年成功橫渡大西洋后再創佳績,成為亞洲首位完成劃槳跨越兩大洋的探險家。
在航程中,印度洋變幻莫測的風暴、復雜的洋流系統以及極端氣候環境都為團隊帶來嚴峻考驗。他們經歷了32節(約59公里/小時)強風與8米高巨浪的沖擊,還接連遭遇了水平舵丟失、電力系統故障、海水淡化裝置故障等,劉勇更曾被巨浪卷入海中。“當時想的就是劃好眼前的每一槳。”憑借超凡毅力、精湛航海技術和緊密的團隊協作,團隊最終比原計劃提前15天到達。
“為學生解惑,首先要能解自己的惑。”劉勇談道,探險是為了更加清楚自己人生的邊界,包括身體體能、視野格局等各方面。在他眼中,科研和探險是相通的,他帶領團隊進行探險文化、山地旅游等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在這次橫渡印度洋的航程中,劉勇用錄音筆記錄親身經歷,進行極限探險民族志研究,帶回多達30萬字的人類學文字記錄,“從實踐回歸到理論和教學后,我將繼續做好科研、教好學生”。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12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