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公選課“對話全球創新大師”迎來了新學期的首次課程。自2010年北京大學工學院與德稻教育創立“對話全球創新大師”品牌以來,已邀請不同國家和行業領域的領軍人物帶來120余場“創新”智慧之談。
北京大學工學院助理院長李詠梅老師發言
課程負責人北京大學工學院助理院長李詠梅介紹了新學期課程主題:“以美為媒,創造未來”。李詠梅指出,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是中國美育第一人,北京大學始終注重培養同學們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本學期課程將圍繞設計、時尚、藝術等話題,啟迪學生對于創新的思考,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新思維方式。
德稻教育副總經理巫睿女士發言
德稻教育副總經理巫睿女士談到,開設這門課程的目的是希望能夠為學生提供與全球創新大師接觸和對話的機會,讓學生了解各學科、各行業的創新之美,從不同角度學到創新的方法。
開場結束后,美國南加州大學終身教授、德稻大師金雁帶來了主題為《創新的概念和基礎》的報告。金雁作為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設計工程部榮譽和獎項委員會主席,曾榮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成就獎及南加州大學TRW優秀教學等獎項。金雁從設計和創新的概念出發,深入淺出地講授了主導創新的關鍵因素和創新所需的關鍵能力和特質。
金雁還介紹了跨學科創新的重要性。金雁認為,創新是在不同行業、文化和思想的交匯中形成的,跨學科創新是許多企業成功的關鍵。在一個創新團隊中,學科背景的多樣性十分重要,并且要鼓勵團隊成員從事超出自己傳統背景的工作。
金雁指出,在創新的過程中,思考問題的格局和視野是關鍵因素。對于一個問題,從機械工程和生物工程領域研究會有不同的結論,從環境、文化、藝術等多個角度分析也會有更加全面的理解。這也印證了創新團隊背景的多樣性十分重要。有了知識的鋪墊,再加上認知、情感、心態、視野、思維,才能成為新時代的創新人才。
美育對于創新的培養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創新不僅需要好奇心、想象力、創造力,還需要共情的能力、欣賞美的能力。共情能夠讓我們對于問題有更加深層次的理解,進而扣準問題脈搏,切中肯綮;而欣賞美的能力能夠讓我們對于美好事物有更多追求,產生更多想法驅動創新。
最后,金雁指出,要始終用評判式思維看待事物。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要注重思考方式的培養。只有認識問題、發現問題、創造問題,才能促進創新。他希望通過本課程,培養學生運用各自所學,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識別和把握創新機會,并能夠執行和領導創新項目走向成功,成為行業創新領軍人才。(阮萱)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