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三項機制”,強化服務保障
一是建立立項審核機制。天津市武清區教育局牽頭,公開征召具備資質的單位或個人,以課程/活動的形式參與課后服務,形成“征召—遴選—評審—公示”的課后服務課程立項審核流程,為著力打造課后服務“點餐到校”服務模式廣納資源,形成規范。
二是建立滿意度問卷調查機制。以美麗武清APP為主要媒介設計社會滿意度調查問卷,各校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根據自身實際設計家長滿意度調查問卷,局、校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列入學年度績效考評成績。同時,區教育局、各學校廣泛聽取意見、接受監督,并吸收采納有益意見建議用于完善提升課后服務。
三是建立督導宣傳機制。制定課后服務工作督導考核指標細則,將課后服務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學年度績效考評的重要內容。區教育局、各校綜合運用全媒體途徑或通過家長會、家長委員會等渠道,對課后服務進行立體化、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推廣,定期發布精品課程和典型案例,引導全社會關心關注支持課后服務工作。
挖掘“兩類特色”,豐富服務“大餐”
天津市武清區教育局在鼓勵學校深入挖潛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本區特色資源潛力,緊緊圍繞紅色、文明、實踐、安全、健康、普法、科技7個特色主題教育,因地制宜設計服務項目,繼續尋求市級高校、行政部門、社會組織、學生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充分調動各方面資源,形成一套精品課程,制成一張課后服務課程清單,依托美麗武清APP,打造“點餐到校”的新型服務模式,為學校帶去更為便捷、豐富的“課后大餐”,在給予學校更多資源支持的同時,進一步彌補城鄉學校由于資源不均衡造成的差距。
首先,精心烹制入校類“大餐”。為著力打造校內精品課程,區教育局與多家單位和機構深入對接,建立第一批次區級課后服務校內精品課程。其次,悉心調制外出類“野餐”。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可選的點“餐”品類逐漸豐富,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精品課程由校內精品課程延伸至校外,涵蓋了實踐基地、主題研學等,學校堅持需求導向,自愿選擇中意課程。入校“大餐”與外出“野餐”兩類特色“菜肴”極大豐富了學校課后服務內容,可點選的“菜單式”服務煥發了課后服務活力。后期,武清區教育局將依托“美麗武清”APP開設“菜單式點選”“智慧教育、學在武清”等專欄,打造線上平臺,展示學校風貌、優師優教、精品課程,同時實時解答學生、家長疑問,實現在線互動,從而構建起校際之間、家校之間聯系溝通的“橋梁”和“紐帶”。
開好“三次會議”,凝聚服務共識
一是開好課后服務推動會。為進一步優化課后服務工作,促進全區課后服務優化升級、提質增效,每學期初召開全區課后服務工作現場推動會,倡導各學校將課后服務作為解決家長急難愁盼問題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作為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的重要舉措,按照“能開盡開、應開必開”的工作要求,堅持課后服務與五育并舉融合、與三全育人融合,不斷完善優化課后服務“一校一案”,以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二是開好特色服務展示會。將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劃分為四個區域,開展課后服務“互比互看”活動,通過交流展示、互查互看、經驗共享,不斷開拓課后服務新想法與新思路,進一步提高課后服務管理水平,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重塑教育生態,打開校際間課后服務工作互促互進的良好局面,掀起打造課后服務“升級版”熱潮。
三是開好學期成果交流總結會。認真梳理本學期課后服務工作成果,強化典型帶動,強化學校主陣地作用,強化課后服務內涵建設、課程建設,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每學年評審一定數量的課后服務先進校、課后服務優質課程、課后服務優秀教師代表,優中選優納入局級“點餐到校”資源庫,用便捷、精準的課后服務供給方式有效促進城鄉校際間的資源差距,從而進一步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總結梳理形成武清區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典型案例集,在教育系統、家校之間進行宣傳推廣,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帶動整體水平提升。
未來武清教育將持續聚焦內涵質量提升,積極實施課后服務“重實效、提質量”專項行動,優化“點餐到校”服務模式,深挖育人元素,拓寬育人渠道,優化資源配置,打造“升級版”課后服務。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