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了幾十年的“課間10分鐘”能增長嗎?課間時間增加5分鐘能帶來什么變化?重慶市永川區興龍湖小學給出了答案。從2024年9月起,重慶市永川區興龍湖小學推行“多彩小課間”活動,以“優化課間15分鐘”“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等為改革突破口,率先實施“加長版”課間,在多出來的課間5分鐘里下足了功夫。
課間活動
巧“勻”時間 科學設置新課表
興龍湖小學在嚴格執行國家體育課程標準的基礎上,以每周“4節體育課+1節延時體育課”相結合,確保每班每天至少一節體育課,每生每天校內綜合體育鍛煉時間不低于2小時。學校先后出臺4項相關制度,嚴禁其他學科及任何活動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課時。
興龍湖小學書記陳小渝表示,國家層面對學生體育活動的重視程度達到了新高度。“體育是最好的教育,我們以課間變革這個‘小切口’,落實‘健康第一’的大理念,讓校園課間歡騰起來,這才是小學校園應有的樣態。”
2024秋季開學以來,興龍湖小學按照“大減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載體”的總體思路,從原有45分鐘的大課間里優化調整出部分時間,調給每一個小課間,因而大課間變為30分鐘,小課間則延長至15分鐘,讓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走出教室、釋放天性,以“15分鐘小美好”釋放校園新活力。
重視課間 嚴禁拖堂和提前上課
為了引導師生像重視課堂一樣重視課間,興龍湖小學通過“一嚴禁兩堅決”破解“課間圈養”問題,即嚴禁教師拖堂和提前上課行為,堅決杜絕隨意縮短學生課間活動時長,堅決杜絕課間禁止學生出教室,確保課間“人人出教室、個個到戶外”。
此外,為確保學生的“撒歡”安全,興龍湖小學還分年級對課間活動區域、動靜形式等進行統籌安排,化解校園室外空間有限、上下樓道易擁擠難題。通過師生共同探討、制定參與規則、設立安全文明引導崗等方式,提升學生規則意識和文明安全意識,踐行學校“規范下的自由”德育品牌,推進15分鐘課間井然有序。
加大投入 創設“課間樂動圈”
為優化課間活動,興龍湖小學除了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游戲活動以外,還加大了對體育場地、設施器材的投入,增設了攀爬公園、蹦床公園和滑梯公園,并與現有的籃球公園、足球公園和民間游戲公園等活動場地相結合,形成了六大“體育公園”。學校還科學設置課間體育鍛煉任務群,引導6個年級分批循環使用,使校園形成了“處處是設施、時時可鍛煉、人人能參與”的“課間樂動圈”。
課間活動
與此同時,興龍湖小學還發出“課間征集令”,設置“課間挑戰闖關”活動。學校積極吸納師生、家長意見,先后征集意見建議30余條。例如在樓下活動的課間,讓學生蹦跳玩耍;在樓上活動的課間,組織趣味益智活動。樓上樓下的結合使學生們活動更為豐富,而不同的課間搭配也更具吸引力。又如根據校園場地和器材特點,學校創設多樣化的體育挑戰區,通過設置1—10級挑戰標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挑戰欲望,引導他們不斷超越自我,持續參與鍛煉。
“課間15分鐘”有望成為“永”字號
小課間時間延長帶來最直觀的變化就是,操場上的學生多了,學生們也更愿意到操場上動起來。興龍湖小學校長陳勇介紹說,15分鐘小課間,讓學生們休息活動的時間更充裕,有助于釋放心理壓力,而對教師來說,也能獲得相對充足的緩沖時間,更好地準備下一堂課。接下來,學校將繼續豐富課間活動內容,拓展活動空間,把課間留給孩子。
課間活動
永川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具榮海表示,永川區興龍湖小學探索打造的“課間15分鐘小美好”,體現著育人導向的變革,也預示著永川拉開了學校體質健康提升行動的序幕。接下來,永川區將進一步擴大試點工作,指導全區中小學根據本校實際不斷優化課間安排、豐富課間內容、拓展活動空間、夯實安全管理、強化監督檢查,鞏固已形成的經驗成果,提煉課間活動實施的典型經驗和優秀做法,進行全區展示交流,輻射推廣,形成課間15分鐘的“永”字號活動品牌,促進課間時長量和質雙重提升。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