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史崇德”與“人物掃描”欄目,是新修訂的義務教育統編歷史教材正文輔助系統中的兩個欄目。其中,“人物掃描”是沿用現行統編歷史教材的一個欄目,“學史崇德”為此次修訂教材新設置的欄目。二者在內容的設置與功能上既有共同之處,又有所區別。
從內容來看,“人物掃描”與“學史崇德”欄目均選取了與課文正文內容相關的具有典型性與代表性的歷史人物,介紹人物的生平事跡,設置在相關正文旁邊,并大多配有歷史人物的畫像或照片。因每課課文容量有限,兩個欄目篇幅都不長,字數一般控制在250字以內。
從功能來看,兩個欄目都是從人物的角度對正文內容進行補充與擴展,幫助學生了解某一歷史人物的相關事跡與人生經歷,從而更好地將歷史中發生的事件與在其中活動的人物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將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相關聯來看待歷史現象的歷史思維能力。
當然,兩個欄目中講述的歷史人物,并不單指對歷史產生重要影響的杰出人物或英雄人物,也包括在歷史長河中對推動歷史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如八年級下冊教材設置的一個“學史崇德”欄目,就講述了在西北、華北、東北“三北”防護林建設過程中,幾代塞罕壩人揮灑青春熱血,接續奮斗,將茫茫荒原建設成綿延不盡的蒼林翠海,譜寫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贊歌。
“人物掃描”與“學史崇德”欄目又有所區別。
“人物掃描”欄目選取的多為歷史上除帝王、領導人外的高層政治人物,如教材設置了商鞅、祖逖、姚崇、郭子儀、王安石、張居正、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左寶貴、李大釗、楊靖宇、左權、伯里克利、亞里士多德、華盛頓、馬克思、列寧、甘地、羅斯福等50多位人物的掃描,重點敘述他們的生平事跡,特別是他們生平經歷中與教材正文內容相關的部分,簡要介紹人物其他方面的信息。欄目文字高度濃縮與概括,僅用短短一兩百字就概括介紹了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跡。
教材在敘述中注意詳略得當,避免顧此失彼,使得“人物掃描”欄目的內容體現出簡潔而不失完整性的特點。如七年級上冊在介紹西周的興衰時,正文只是提到了呂尚這個人物的名字,學生如果沒有太多史學積累,便不清楚呂尚是誰。因此,教材在正文旁設置了一則關于呂尚的“人物掃描”,介紹了呂尚的生平事跡,學生借此可清楚地了解呂尚這個人物,更好地理解正文內容。
“學史崇德”欄目多選取基層人民、英雄模范人物。如,教材寫了司馬遷、孫思邈、岳飛、文天祥、鄧世昌、林覺民、林祥謙、方志敏、陳樹湘、趙一曼、白求恩、狼牙山五壯士、劉胡蘭、董存瑞、楊根思、黃文秀等30多位人物的事跡與精神。
“學史崇德”欄目主要是從歷史人物的言行或歷史故事中體現出其精神品質,體現正確的思想導向和價值引領,導出育人價值,使學生明理、修德、立志。欄目重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社會公德。如,七年級上冊設置的“學史崇德”欄目,講到大禹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張騫“持漢節不失”的精神和堅決克服困難的意志、司馬遷追求崇高理想和獻身偉大事業的精神、諸葛亮為事業奮斗終身的奉獻精神,等等。欄目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優秀人物的事跡,感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并逐步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人物掃描”與“學史崇德”欄目與教材正文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有助于學生在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培育歷史核心素養。(作者系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編輯室主任編輯)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