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危娜帶領下,江西省撫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向陽花社會實踐服務隊的成員“三下鄉”走進南城“建昌幫”,開展了一場浸潤式學習調研。青年學子們在此觸摸千年藥脈,體悟匠心傳承,更在古老技藝與現代潮流的碰撞中,深刻認識到新時代青年肩上沉甸甸的文化責任。
走進“建昌幫”,當講解員娓娓道來“藥不過建昌不靈”的輝煌歷史與“炒、炙、煨、煅、蒸、煮”等炮炙13法時,隊員們無不感慨于先人探索自然、守護健康的非凡智慧。
思政教師危娜為學生講解建昌幫的歷史
實踐育人的精髓在親身體驗中綻放。在指導教師帶領下,隊員們興致盎然地投入到傳統中藥香囊制作中,親手配藥材。這不僅是一次妙趣橫生的手工實踐,更是將典籍中的古老智慧轉化為掌心可感的溫熱,讓文化自信而悄然地扎根于青年心田。
向陽花實踐隊的隊員們制作中藥香囊
而最令學子們震撼的,莫過于親眼看見“建昌幫”師傅令人嘆為觀止的切藥絕技。刀起刀落間,白芍薄如蟬翼,近乎透明;檳榔片片均勻,這正是“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真實寫照。“看似簡單的一切,是數以萬次的練習成果,其實將一件小事做到極致,這就是匠心”。向陽花實踐隊隊長黃伊希說道。
此行最富時代氣息的一幕,當屬“建昌幫”內架起的直播鏡頭。古老的炮制臺前,工作人員正通過現代媒介,將切藥、炮炙的過程實時呈現給萬千網友。傳統與當下在此刻完美交融——鏡頭一端是積淀深遠的技藝,另一端是涌動著時代脈搏的傳播。
這一幕深深觸動了實踐隊的學生何紫漩,“我覺得這直播架起的不僅僅是信號,更是傳統文化走向廣闊未來的橋梁。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不僅要心懷敬意地學習、守護如‘建昌幫’這樣的瑰寶,更要勇于成為文化的傳播者,用青春智慧拓寬傳播渠道,讓古老藥香在新時代沁人心田。”
服務隊合影
向陽花社會實踐服務隊在“建昌幫”的每一步探尋,每一次驚嘆,都是對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的深切體會,更是對守正創新時代命題的青春回應。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