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學科網全國大型公益欄目《老師請開講》學AI用AI系列第12期“AI賦能教學的6把金鑰匙”開講。河南省鄧州市夏集鎮第一初級中學一級教師、12年資深中學物理教師韋仁婷,用“拿來就能用”的實操方案和“全程可落地”的工具指南,刷新教師對AI教學講座的認知。
這場聚焦物理學科的AI應用實踐分享,以問題導向、工具拆解、全程實操三大特點,成為眾多教師眼中最解渴的技術賦能指南。
“想快速做出貼合知識點的圖片和視頻,卻不會設計、找素材費時間”“想用數字人輔助講解,卻不知道怎么上手”“想設計互動實驗,卻缺乏代碼能力”……講座開場,韋仁婷便拋出物理教師在AI應用中的真實困惑,每個問題都直擊日常教學痛點。
與傳統講座“從技術講技術”的邏輯不同,本場分享始終圍繞解決問題展開。例如,針對“AI工具太多太雜,不知道哪些能真正用到公開課”的困惑,韋仁婷直接篩選出豆包、即夢AI、剪映、720云等幾款高頻實用工具,逐一說明適用場景。這種“問題—工具—方案”的對應模式,讓教師聽完就知道“該用什么、怎么用”。
本場講座最鮮明的特色在于構建“學習—實踐—驗證”的完整閉環,與傳統講座“聽著激動、聽完不動”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講座的每個模塊都附帶“step by step”的操作指南,堪稱物理教師AI應用手冊。
HTML互動實驗——零代碼做虛擬教具。針對“想做互動實驗卻不會編程”的痛點,韋仁婷提供“模板+AI修改”的捷徑。教師將HTML實驗模板投喂給DeepSeek并輸入指令“修改為‘浮力與排開液體體積關系’實驗,左側加控制面板,右側顯示實時數據”,AI會自動生成完整代碼,嵌入PPT即可使用。學生拖拽物體改變浸入深度時,測力計示數與排開體積會實時聯動,數據自動記錄,解決了傳統實驗器材不足、數據不準的難題。
韋仁婷展示HTML互動實驗效果
VR教學應用——3步打造沉浸式場景。韋仁婷用VR實戰技巧,讓VR技術不再遙不可及。其中,用豆包生成“電路實驗室720度全景圖”提示詞,即夢AI生成對應圖片后,上傳至720云網站一鍵轉換為VR環境。學生通過手機或電腦就能“走進”虛擬實驗室,360度觀察電路連接、操作滑輪組,這種沉浸式體驗讓抽象的力學、電學知識變得可觸可感。
講座尾聲,韋仁婷特別強調AI應用的“邊界意識”。“AI的核心不是炫技,而是讓技術服務于教學本質。”例如,在“學生情境融合”模塊中,教師將學生繪制的電路圖用即夢AI轉成3D模型,再與學生照片合成互動場景——學生“親手”閉合開關讓電路導通的瞬間,知識便與自身經驗深度綁定,這種設計既避免技術異化,又讓AI真正成為連接抽象與具象的橋梁。
好的AI教學工具,應是幫助學生“預備生活”的助手,是教師“減負增效”的利器。“6把鑰匙”開啟的是技術應用的大門,更是教學創新的思路的橋梁,物理課堂才能真正實現技術為翼、素養為魂的蛻變。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