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教育服務專題展于9月3—7日在首鋼園區4號場館舉辦。
作為服貿會8個專題展之一,教育服務專題展以“教育引領未來”為主題,分為“區域教育合作”展區、“國際教育服務”展區、“智慧教育”展區和“綜合服務區”4個區塊。專題展充分展示教育領域在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兩區”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及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效。同時,服貿會期間,智慧教育新技術、新產品將在教育專題展區集中亮相,多家教育機構或企業將重點展示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及科創產品。
看點1
前沿技術助教育
在教育服務展區,虛擬音樂課堂吸引了許多參觀者駐足觀看。
你只需要在軟件中輸入樂曲的名字,再選擇相應的樂器,不一會兒,就可以看到樂器自動演奏。這場模擬,對于學習樂器的學生來說,就仿佛有老師現場演奏一般。樂器上,每個音符的變化都可以反復觀看。
“當,當當當……”在電腦的指揮下,一架鋼琴自己演奏起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一邊是黑白琴鍵上下翻飛,樂曲悠揚;另一邊有幾個學生仔細地記錄著琴鍵的變化,在筆記本上劃著重點。學校老師介紹,這樣的模擬演奏在教學中非常實用。
虛擬電焊課堂吸引了很多小觀眾的目光。展區演示人員戴著電焊形狀的頭盔,手拿一把仿真焊槍,在模型鋼板上點來點去。展示人員介紹,從頭盔里,可以看到火星四射的虛擬焊接場景。
如今,虛擬仿真是服務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前沿技術,可以幫助職業院校的學生進行技術實操,提高實訓效率,減少成本。
互動電子黑板,掃碼就能帶走板書。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高毅哲 攝
此外,該展區還展示了智能技術如何在高考、國考等考試中幫助監考的場景。如,智慧考務系統可以實時分析考生姿勢,判斷學生的大體狀態。不考試時,系統可以分析學生上課姿態,判斷學生的注意力情況,幫助教師精準施教。
智慧考務系統記錄學生狀態。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高毅哲 攝
看點2
非遺大師展技藝
京繡、軟陶制作、蛋糕裱花……教育服務展區成了職業院校師生的“炫技場”。
在京繡展臺,京繡傳承人指導中外學生表演京繡技藝。京繡是燕京八絕之一。學校此次將京繡帶入展會,一方面能體現首都職業院校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京味”文化所做的努力,另一方面體現首都職業教育注重培育“工匠精神”。展區里,還有景泰藍、京繡、玉雕、牙雕等大師非遺作品進行同期展覽。
你知道嗎?現在的咖啡拉花都用上3D技術了。
北京市商業學校的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們,現場展示了3D拉花絕技。
學生把顧客喜歡的圖形,通過網絡傳導到拉花設備上,不一會兒,一杯帶有定制圖案的咖啡就沖泡完成了。
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傳統的咖啡拉花是打完奶泡后,手工拉出美麗的圖案。現在,學校引進了3D拉花設備,圖案可以通過機器打印出來。
職校學生展示刀工。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高毅哲 攝
看點3
洋學生展才藝
展區里,一位洋學生展示了雕漆技藝。雕漆、面塑這一系列課程都出自“絲綢工匠”職業院校國際合作聯盟。在聯盟中,洋學生除了可以學到中國傳統技能之外,還可以學到比如烹飪、財會等一系列課程。
2021年服貿會教育服務專題展中,由53所中外職業院校組成“絲路工匠”職業院校國際合作聯盟和“絲路學堂”國際合作與交流平臺,將通過多媒體展示、非遺互動體驗、中外學生專業技能及才藝展示等多種形式,展現教育國際化辦學特點與成果。
《新時代的馬可波羅》和《新馬可波羅游記》紀錄片,展示了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意大利學生在京學習生活狀況;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的《“一帶一路”國家青年說夢想》宣傳片,講述了留學生在京學習漢語和專業技能的經歷,體現“絲路學堂”育人成果,吸引眾多參觀者觀看。
中國教育報客戶端整合自 新華社、央視新聞客戶端(朱慧容)、北京日報、現代教育報(記者 何文潔)等(編輯張婷李柯)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