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持續四天三夜,80多個小時的陪護。1月14日下午,珠海市廣東實驗中學金灣學校高一年級在進行日常體溫檢測時,發現一名學生的體溫超過了38℃。學校立即組織校醫陪同該學生前往醫院就診。黨員教師李帥主動擔起陪護工作,幫助學生辦理住院手續、繳費取藥,及時對學生開展心理疏導。陪護過程中,李帥需要全程穿著防護服,晚上只能在病房的椅子上過夜,但他毫無怨言。
自珠海市發生本土疫情以來,珠海市教育系統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廣大教職工轉換角色,擔起重任,迅速下沉社區,為筑牢珠海疫情防控屏障作貢獻。
“我們愿意為全市人民生命安全貢獻一切!”
“我們要留下,為珠海貢獻自己的力量。”1月14日早上,收到珠海市香洲區金峰社區需要支援的消息,金文幼兒園多位家在外地的教師毅然改變歸家計劃,把訂好的票退掉,投身到志愿服務中。15名教師率先奔赴金鼎文化廣場,迅速化身志愿者,協助核酸檢測工作至晚上10時。他們表示,自己已經做好了就地過年的準備,“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抗擊疫情,我們的家園一定能早日恢復寧靜”。
1月16日至18日,珠海市香洲區全區連續三天,每天開展一輪全員核酸檢測。在珠海市委教育工委的統一部署與號召下,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迅速組建支援全民核酸檢測黨員先鋒隊,學校黨員紛紛報名加入疫情防控先鋒隊,部分非黨員教師們也主動加入。在這三天時間里,學校累計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達267人次,共服務7個社區,15個核酸檢測點。
“不計報酬,不論代價,隨時聽候命令,無條件地服從命令,我們愿意為全市人民生命安全貢獻一切!”這是遵義醫科大學珠海校區上百名黨員教師共同書寫的一封請戰書。截至1月16日中午,該校共計128人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
放下手中教科書穿上防護服
“既然我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樣治病救人,那就當個小小的‘藍精靈’協助吧!”得知社區防控點招募志愿者,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教師何國柱立刻報名參與。結束一整天的社區防疫志愿工作,何國柱才發現自己的防護服被汗水浸透,手掌被汗水泡得發白,“身邊的醫生護士們,比我們辛苦得多!”
在珠海,還有許多這樣的教師,他們克服重重困難,與疫情賽跑。香洲區第一小學教師蘇德強的臉上“長”出了一條明顯的勒痕。這是在支援核酸檢測工作的第二天,因戴了三個多小時醫用口罩形成的。對于這條“勛章”的出現,他輕松一笑:“我的臉上也總算是有‘線條’了,只要能夠攜手助力抗疫,辛苦一點也沒關系!”
教師志愿者們不換班、不掉隊,將育人的耐心轉換為扛起群眾生命安全的堅毅。他們維持秩序、檢查三碼、測體溫,為珠海市疫情防控阻擊戰增添一抹亮色。廣大教師在抗疫一線充分發揮教師特長。放下教科書,拿起體溫槍和排查表,他們同樣盡心盡力。
多方溫暖為抗疫增添動人亮色
整齊的小板凳一字排開,每張凳子背后都貼上了寫著字的橙色卡紙,組成了“和衷共濟”“群防群控”等宣傳字樣。這是珠海市斗門區小濠涌小學全體教師齊心協力布置的核酸采樣點暖心通道。井然有序的現場構成了一道溫馨感人的風景,凝聚起抗擊疫情的信心與士氣。
“老師,這個給你,很甜的!” 一位來自珠海市平沙第二中心幼兒園的女孩將飲料遞給了“全副武裝”的教師。得知教師的志愿服務地點后,小女孩早早前往配合做核酸,并給教師志愿者送去自己和媽媽共同制作的飲料??此坪唵蔚囊环蒿嬈?,卻充滿著家長、孩子對教師志愿者的關心。
“他們太辛苦了,我好想為他們做點什么事情呀。”金灣區金瀚幼兒園的一位小朋友抱著代表“愛與祝?!钡目的塑?,來到了西城社區核酸檢測點,將散發著馨香的鮮花,獻給現場的教師志愿者和醫護人員,向他們送上了感謝與祝福。(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劉盾 通訊員 王雅玲 唐婭辛 胡嘉怡)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