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關注女性高質量就業、本科實行4至8年彈性學制、完善普職分流政策……代表委員們這樣建議

發布時間:2022-03-08 作者:焦小新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徐景坤委員:建議大學本科實行4年至8年彈性學制

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副校長徐景坤建議,大學本科階段實行4年至8年彈性學制,能給予有結婚意愿的大學生學習和組建家庭的時間自由。

徐景坤認為,造成生育率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房價、福利水平、養育成本等,低生育率會導致社會年輕人才和勞動力短缺,進而導致社會生產力下降。

對此,徐景坤建議,應該從教育、公共設施建設、醫療、福利待遇等多方面形成合力。他建議,大學本科階段實行4年至8年彈性學制。現有四年制大學學制下,大學生有學業壓力,就業壓力,且無固定經濟來源,結婚條件不成熟。如果實行彈性學制,能給予有結婚意愿的大學生學習和組建家庭的時間自由。(中國新聞網記者 李韻涵))

張志勇代表:完善我國普職分流教育政策

由于時代發展、經濟轉型、社會變革以及教育自身的發展,我國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教育招生比例大體相當的普職分流政策受到了越來越嚴峻的挑戰,適時調整完善這一政策,成為我國公共教育政策不得不做出的重大抉擇。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建議,從“一刀切式的剛性分流”轉向“因地制宜的柔性分流”,提高普職分流的重心,從“初中后”轉向“高中后”,同時加快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

張志勇建議:

一是從“一刀切式的剛性分流”轉向“因地制宜的柔性分流”。各地應從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從人民群眾對職業教育的接受度出發,在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招生比例方面不搞一刀切。將產教融合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加快職業教育改革,大力推進訂單培養,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同時,要加強宣傳引導,扭轉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刻板印象,提升社會對職業教育的接受度和認可度。

二是從“普職二軌分流”轉向高中階段教育多類型分流。強化綜合高中教育,促進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融通發展。如俄羅斯高中學校類型至少有16種之多,美國高中階段的教育機構也劃分為多種多樣的學校。

三是積極支持普通高中教育實施校內分流,探索高三與高等職業院校合作辦學。高中學生在高二結束必修課程的學習,經學業水平高考合格,達到高中畢業的學業要求之后,對于升入本科高等學校接受高等教育存在困難的學生,可根據學生和家長自愿的原則,探索高三與高等職業院校合作辦學,在開設高職專業課程需要專業的基礎文化教育之外,在高職院校支持下,開設專業基礎課程和職業技術課程。

四是提高普職分流的重心,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高中后普職分流教育試點。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在制造業向高端化轉型的背景下,市場對技術人才的培養層次要求越來越高,普職分流從“初中后”轉向“高中后”是必然選擇,應逐步將普職分流的重心上移,將高等教育階段的職業教育作為技術技能人才的供給主體。國家可在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待條件成熟時再在全國推廣。(《人民教育》記者 任國平 錢麗欣 邢星)

楊元慶代表:關注女性高質量就業 企業要以身作則

“女性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不可少的力量,是‘半邊天’,隨著‘三孩’等新生育政策的實施,女性更高質量就業面臨很多新課題。”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今年自己特別關注女性勞動者的高質量就業。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堅決防止和糾正性別、年齡等就業歧視,著力解決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

針對當前我國女性在就業過程中存在的難題,楊元慶今年也帶來了《關于充分保障女性高質量就業的建議》。他建議:

第一,應當進一步完善相關法規,保障女性擁有平等的就業權利,提升女性就業質量,不僅實現“同工同酬”,也實現“同工同成本”,為女性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健康、財務健康和價值實現創造良好的環境,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建立女性生育保障和彈性工作制度。形成明確清晰的“生育假”法律規范,同步推出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等配套政策。

第三,切實提升女性的就業能力。一方面,積極打造針對女性勞動者的培訓基地,不斷提升女性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女性領導力培養項目,實現女性的高質量就業。(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唐琪)

高彥明委員:建議出生證明登記新生兒和父母血型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遠洋運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彥明帶了一份關于做好新生兒及父母血型登記和建立DNA數據庫的提案。“在‘出生醫學證明’上增加新生兒和父母的血型,有利于進一步證明親子關系,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抱錯孩子、互換人生及違法上戶口等問題發生。”他還建議,依托“全國查找失蹤被拐賣兒童數據庫”或“全國公安機關 DNA數據庫”,在公安部門建立新生兒及父母血型和DNA數據庫,讓新生兒第一時間與父母建立相關的親子數據,及時為丟失孩子尋找到父母和在根源上杜絕拐賣兒童情況的出現。”(澎湃新聞)

劉超代表:建議中小學普及可升降桌椅

我國中小學生脊柱側彎人數已超500萬人。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劉超建議,在中小學校內推廣和普及可升降課桌椅,讓每個學生能夠根據生長發育情況“定制”桌椅高度。#建議把脊柱側彎納入中小學生體檢#,以學校為單位,盡早對青少年進行大規模的脊柱側彎篩查,幫助早發現、早診斷,為早干預爭取時間和空間。(湖北之聲)

許亞南委員:建議對涉罪未成年人家長強制開展家庭教育

近年來,未成年人惡性犯罪事件時有發生,全國政協委員、寧波市副市長許亞南建議,加強督促引導,推動各地、各有關部門高度關注問題家庭,全面開展建檔立卡,加強結對幫扶。對涉罪或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家長,強制性開展家庭教育;加強協同育人,使學校更好發揮糾偏作用。他還建議加大對非戶籍地未成年人的管理力度,結合基層網格化管控,有效實行管教幫扶。(人民政協網)

邱立成代表:加強立法,消除性別、戶籍等就業歧視

“當前大學生就業困難不僅來自就業市場需求不足,在就業過程中愈加普遍地遭遇到就業歧視,也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國人大代表、燕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邱立成分析,“在大學生就業歧視中,性別歧視尤為突出,集中表現為對女大學生的歧視。”

對此,他建議加強反就業歧視立法,“很多國家都制定了反就業歧視相關法律,而我國目前仍沒有一部專門的法律來應對就業歧視問題。應該積極借鑒國外在就業平等方面的一些經驗,制定權利義務明晰、操作性強的專門法律,構建健全的反就業歧視法律法規體系。”

邱立成還建議設立就業法庭或專門機構,暢通就業維權渠道,加強司法保護,維護大學生和其他勞動者平等就業的權利。設立與平等就業有關的公益訴訟制度,當大學生平等就業權利受到侵犯時,訴訟主體不僅公民個人可以提起訴訟,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大學生就業指導機構等都可提起訴訟。

“國家機關的行為,往往會對其他機構的用人招聘有示范作用。作為用人單位的國家機關、各級政府和事業單位,應成為反就業歧視、促進公平就業的表率。”邱立成建議,上述單位的率先垂范有助于消除就業歧視,打造公平的就業環境。(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李澈 唐琪)

葛道凱代表:建議出臺“學校安全法” 守護校園安全底線

“推進學校安全立法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必然要求和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客觀需要,也是落實中央關于平安中國建設總體部署的應有之義。”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表示,校園安全事關學生身心健康和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制訂出臺學校安全法迫在眉睫。

“學校安全是教育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前提和基礎。”葛道凱表示,針對學校安全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迫切需要制訂出臺學校安全法,依法推動學校落實安全職責、完善安全制度、加強安全舉措、處置安全事故、規范安全管理,積極回應家長和社會對學校安全的關切,保障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葛道凱告訴記者,在工作實踐中,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也多次反映、反復呼吁加快學校安全立法。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提出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具體舉措,并要求加快完善學校安全法律規范,構建完善有關法律保障體系。近年來,全國已有多地出臺有關校園安全的法規、規章和制度,這對健全學校安全責任體系,完善工作體制機制,推動學校安全防控體系建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也為國家層面推進學校安全立法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據此,葛道凱建議,將學校安全法納入立法計劃并推動盡快出臺,明確學校安全工作原則、政府及相關部門和學校安全工作職責,明確學校落實安全職責措施要求,包括落實責任、完善制度、人員配備、設備設施、管理要求等。同時,還需明確政府及政法機關、教育、公安、應急管理、人社、衛健、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和學生監護人安全職責及措施要求,明確學校安全相關法律責任。(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繆志聰 高毅哲)

李靈代表:應高度關注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漸突顯,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尤為突出。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東新區許灣鄉希望小學校長李靈表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應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關注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李靈認為,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面臨以下困難:一是家長普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缺乏認知;二是農村大多數任課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樣缺乏足夠了解,無法有效應對;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師資力量匱乏。

針對這些問題,李靈提出4點建議:

一是轉變教育觀念,正確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意識,切實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心理素養。

二是加強農村中小學心理咨詢機構和心理健康師資隊伍建設。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建立健全師資培訓機制,增加資金投入,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師培訓工作,同時也要通過培訓讓其他專業的教師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三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加強預警預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以問題分析、游戲、角色扮演、討論等形式,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使他們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從而取得良好的輔導效果。此外,學校還可以通過心理咨詢師和“知心姐姐”信箱,定期接受學生咨詢。

四是家校共育,營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一方面,學校要營造積極、健康的環境和氛圍,促使學生主動調適情緒,潛移默化地形成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學生的健康成長也離不開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學校可以成立家長委員會,舉辦家長學校,通過講座等方式讓家長了解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改進教育方法。此外,還要通過社區加強宣傳,采取多種方式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撐起一片藍天。(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趙巖 唐琪)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 思思re热免费精品视频66|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精品乱码一卡2卡三卡4卡网 | 四虎一影院区永久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 国精品产露脸自拍|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国产热精品波多野结衣AV|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 一区 在线| 国产三级精品视频|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 99re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久爱免费精品视频|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麻豆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97在线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