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南京審計大學實驗學校舉行2023—2024年春季開學典禮。當天,學校特別為193位“書香少年”、81個“書香家庭”、11個“書香班級”頒獎,引導激勵全體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據了解,為了培養學生們的閱讀習慣,自2022年,南審實驗學校開始實施“六年百書”閱讀項目。學校根據學生的學習階段和年齡特點,研究制訂課外閱讀書單,每月向學生推送,同時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師生共讀、朋輩共讀、親子共讀等活動,讓學生在小學6年時間至少完成100本經典書目的閱讀。“我們希望通過‘六年百書’這樣一個小工程,在全校范圍內營造閱讀的良好環境和濃厚氛圍,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為養成終身閱讀習慣和終身學習打好基礎。”該校校長謝曉富說。
該項目負責老師張悅介紹,學校專門開發了《山水歡歌》校本教材,內容包含古詩、童謠、散文等,供學生們選讀。除了晨讀,午間個性化閱讀,每個年級每個月都專門開設了兩節閱讀課,一節是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閱讀,另一節是閱讀交流課,學生可以暢談自己的閱讀感悟。
記者在推薦書單里看到,不僅有語文學科相關的,還有如數學學科、美術學科的。“閱讀過程中,我們也致力于整體提升學生的跨學科素養,特別把跨學科閱讀和整本書閱讀進行結合。”張悅說,為此,學校還會專門舉行一些跨學科活動,如音樂劇表演等。數學教師徐慧告訴記者,每周末學生們都會化身“數學小講師”,可以說題,也可以說數學故事,也可以向同學們分享自己讀的一本有趣的數學類書籍。
“愛讀書”已經成為學校師生家長們的新風尚。四(7)班學生陳樂添向記者分享了最近讀的《封神演義》,他說:“我最喜歡神話、科幻類書籍,而且喜歡帶著一年級的弟弟一起讀。”二(4)班學生徐姝瑤每天都會進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課外閱讀,平時周末也喜歡和父母一起去圖書館。同學之間也形成了共享書籍的好習慣,在每個班級的圖書角,學生們每月都會自覺帶三本書進行漂流。
不僅學生讀,教師也是“讀書人”。南審實驗學校每周都會向教師推薦閱讀書目,定期開展共讀一本書活動、讀書筆記交流活動等。
在學校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家長放下手機,主動與孩子一起閱讀。在書店、在地鐵上、在公園里……一有空,四(1)班學生王澤駿就會停下來閱讀,看到兒子如此熱愛閱讀,為了讓他讀書更方便,除了房間里,家里客廳特別添置了書櫥。王澤駿媽媽說:“由于工作、生活比較忙,以前閑下來喜歡刷刷手機,現在在兒子的帶動下,全家都開始主動放下手機,一起享受親子共讀時光。”(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王瓊)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