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建成教育強國的動員令,為我們朝著既定目標扎實邁進、奮力譜寫教育強國建設嶄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民族地區要牢記囑托,強化責任擔當,牢牢把握戰略定位,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以思想政治建設為引領,深入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民族地區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辦學治校各領域、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一是健全體制機制。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范圍。探索建設方向正確、內容完善、學段銜接、載體豐富、常態化開展的大中小幼一體化教育體系,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內容充分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和課程思政建設。二是注重以文化人。在校園中著力打造突出中華文化特征、中華民族精神、中國國家形象的景觀,發揮環境育人的重要作用。深入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全方位、多層次促進各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聚焦中華民族共同體主題,打造一批精品項目,提供場景式、沉浸式、交互式的學習體驗,潤物無聲地浸潤學生心靈。三是加強教研與督導。鼓勵多學科共同參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將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開展情況納入各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督導評價,加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工作落地見效。
以改革與規范為重點,不斷促進民族地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提升辦學質量,逐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一是夯實基礎教育基點。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和質量提升行動,高質量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按實際服務人口規模配置教育資源,超前調整優化區域學校布局結構。深化改革創新,落實教育投入主體責任,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提升辦學品質。二是配齊培優師資隊伍。加大中小幼教職工統籌配置和跨區域流動力度,著力解決教師結構性、階段性、區域性短缺問題。建立省內骨干教師到民族地區幫扶任教機制,推進實施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拓展銀齡教師行動計劃,培養一批發揮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的名師、名班主任、名校長、名信息化引領導師,全面提高民族地區學校師資水平。三是通過數字賦能提升。構建信息化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機制,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完善教育教學模式,大力引進優質教育資源,以數字化方式加快提升教育水平,并不斷健全數字化教育人才培養機制。
以統籌協調為保障,持續匯聚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要樹立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未來、抓后勁的理念,為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優服務、創造更好條件。一是把牢辦學方向。始終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體制,把教育改革發展納入民族地區各級黨委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確保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在民族地區各級各類學校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二是強化支撐保障。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制度機制,加大傾斜支持和特惠政策精準扶持力度,補齊軟硬件設施短板。加大人才服務保障力度,讓優秀教育人才安心、舒心、專心服務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加強教育法規制度建設,建立內部自主管理監督機制,提升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辦學水平。三是營造和諧環境。推進學校主動創安、主動創穩,守牢校內安全防線,維護校園周邊秩序。全面加強民族地區學校思想政治和意識形態工作,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嚴格落實家訪制度,大力防范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持續營造全社會重視教育、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濃厚氛圍。
(作者系中共甘肅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甘肅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