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方夢宇 通訊員 趙嘉茜)3月11日,全國首家“產業工人學分銀行”在安徽省安慶市正式啟動。首批300余名產業工人學員在安慶職業技術學院2025級成人專科開學典禮上激活個人終身學習檔案。
“產業工人學分銀行讓我們利用業余時間碎片化學習,將工作技能轉化成學分,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還可以拿到文憑!”安徽天地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骨干洪海感慨。作為產業學分銀行的首批受益者,這名在生產一線深耕的技術骨干,如今正通過“技能變現”攻讀安慶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專文憑。
“這套機制就像為產業工人量身定制的‘成長加速器’。”安徽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管理中心主任錢豐收表示,學分銀行通過區塊鏈技術構建“技能成長鏈”,工人參與企業技改項目的時長、取得的國家專利甚至傳授絕技絕活的帶徒經歷,都能形成可視化的“能力資產”。
“它打破了傳統教育壁壘,以成果轉化和企業需求為導向,將崗位技能和技術革新轉化為學分,推動學以致用。產業工人可以將崗位培訓、技能競賽等實踐成果,經權威認證轉化為學歷教育學分,真正實現‘干中學、學中干’的閉環,幫助產業工人能力與學歷提升。”錢豐收說。
產業工人學分銀行首批試點將構建起“工會搭臺、院校授課、企業用才”的協同機制。安慶市總工會與安慶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成立的“安慶工匠學院”還提出“產業工人學分激勵計劃”,明確將開展技能競賽與創新評選活動,獎項給予學分獎勵。
安慶經開區人社局擬將“產業工人學分銀行”納入區域技能人才培育計劃,在政策與資金方面給予傾斜;安慶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安徽昊帆生物有限公司、安慶振宜汽車有限公司、江淮汽車安慶分公司等12家龍頭企業開發“車間課堂”,將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新能源汽車、應用化工技術等8個專業的核心課程搬進了企業生產一線。
“企業將整合資源,為工人提供多元培訓課程與實戰機會,促進學分與能力匹配,提升工人素質。”安徽昊帆生物有限公司人事經理楊倩表示,產業工人學分銀行使得工人參與設備改造、工藝優化的實踐時長可折算為課程學分,通過“學分銀行+現代學徒制”模式,使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實現“零時差”對接。
據悉,安徽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于2020年12月獲批成立,由安徽開放大學負責學分銀行具體的建設、管理、運行等工作。產業工人可通過“皖事通”一鍵上傳職業資格證書、專利發明、創新項目等成果,系統自動生成終身學習檔案、“學習畫像”,智能匹配學歷提升路徑。目前,學分銀行平臺注冊用戶數80余萬,存儲學習成果超過800萬條,已設立了153家學習成果認證機構,形成覆蓋全省的學習成果服務體系。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