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楊國良)近日,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正式發布《中小學校研學實踐工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針對研學實踐中存在的審批監管漏洞、亂收費及活動主題偏差等問題,重慶提出系統性規范要求,強調以公益性、規范性、有效性為基本原則,切實保障學生權益。
《指引》明確,研學實踐須遵循自愿參與原則,嚴禁學校通過扣除學分、影響綜合素質評價等方式變相強制學生參加,并要求對未參與學生提供正常教學安排。收費管理方面,不得額外增設服務費或轉嫁隨行人員費用,同時要求對家庭困難學生給予減免,推行預收費資金托管制度,確保公開透明。
《指引》規定,研學主題需緊扣“五育并舉”目標,促進書本知識與生活經驗融合,并納入學期教學計劃備案。市教委將推動打造“紅巖思政”研學地圖,聯合教研機構設計精品線路,強化多學科融合與實踐能力培養。此外,基地管理實行分級評估和動態退出機制,對存在安全責任事故或負面輿情的基地立即停牌整改。
安全與服務保障方面,學校需提前15天制定活動方案及安全預案,出行前報備審查,并為師生購買專項保險。活動期間,校領導帶隊,協同公安、交管等部門嚴格核查車輛、餐飲等安全環節。重慶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上線“研學管理一件事”服務平臺,實現全流程線上監管,營造家校社協同的良好實踐育人生態。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