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小新)5月11日,“技能報國·職教有為——優秀畢業生成長之路”專題研討會在濟南職業學院舉辦。本次會議由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主辦,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職業教育就業工作委員會和機械工業出版社協辦,濟南職業學院承辦。會議作為山東省2025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的重要內容,緊扣2025年全國職業活動周主題“一技在手,一生無憂”,匯聚了技術技能人才、職教專家、院校領導、師生代表及職校優秀畢業生代表,共同探討榜樣人物在職校生人才培養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會議圍繞“職業教育賦能高質量發展”“職教學子以技能成就人生”等議題,通過政策解讀、案例分享、經驗交流等形式展開研討。濟南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蘇旭勇表示,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與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當前社會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需求迫切。他介紹,學院通過“六精準”促“六提升”,就業率等指標連續9年超過95%。學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化改革,為區域經濟和職教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副會長許世杰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職業院校培養的高技能人才有著重要作用。盡管目前中國高技能人才總量已超過6000萬人,但人才占比遠低于德國和日本,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這一比例。
山東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處長陳志浩表示,山東作為職教大省,有541所職業院校,在校生274.4萬。近年來,山東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從三方面發力:辦好職業學校,建設名校強校、優化師資隊伍、提升治理水平;抓好教學質量,科學設計課程體系、深化教學改革、強化考核評價;建好發展路徑,打通學業晉升通道、創新長學制培養、強化供需對接。如今,山東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5% ,職業教育吸引力不斷增強。
“人民工匠”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許振超通過視頻分享自己的職業成長體會
“人民工匠”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華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許振超從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碼頭工人成長為“學習型、知識型、創新型”當代產業工人的杰出代表。許振超以自身從橋吊技術工人到大國工匠的成長經歷,指出職業教育是人生跳板而非退路,工匠精神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他給在讀職教學生提出三點寄語:職業教育應燒掉“差不多”心態,點燃跨界思維,展現家國擔當。他相信職教生能通過奮斗闖出一片天,以工匠精神,為職業教育添火助力,也為行業發展注入力量。
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輝強調,職業教育是技能人才職業生涯的起點。她提出,職業院校應構建全程化職業指導體系,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和全鏈條服務機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成才觀。職業教育還需發揮終身學習作用,成為技能提升的“加油站”。
《蛻變:職校生的華麗轉身——全國職業院校優秀畢業生成長案例集》新書發布
會議期間,《蛻變:職校生的華麗轉身——全國職業院校優秀畢業生成長案例集》新書發布。該書是“職引未來”叢書之一。機械工業出版社副社長陳海娟表示,該書是職業教育成果的生動見證,既是學生職業規劃的“指南針”,也是家長認知職教的“金鑰匙”,還是出版機構服務社會,彰顯社會效益的“著力點”。未來 3 年,出版社將打造“職業貫通教育”系列書籍和“產教融合資源庫”,助力職教學子成長。
協會職業教育就業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金華職業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勞虓虓介紹,該叢書由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職業教育就業工作委員會聯合機械工業出版社推出,旨在挖掘整理職教畢業生成長案例,構建職教就業新范式。活動征集到的案例覆蓋19個專業大類,經三級聯動組織、規范協調機制、雙案例體系共振等探索,最終確定97個案例入編首冊。叢書發布讓職業教育成果可視化,為產教融合提供了抓手,形成職教生態可持續循環。
在案例分享環節,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和濟南職業學院負責人分享了職業院校特色辦學和育人成功經驗。日照職業技術學院代振忠、山東商務職業學院王毓川、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毛文平、濟南職業學院吳向波等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講述了從職校生到行業精英的蛻變歷程。其中,吳向波畢業后 3 年即晉升為費斯托氣動有限公司領隊,2018年獲評業務之星,其帶領的非標自動化設備維護團隊 88% 成員來自濟南職業學院,生動詮釋了職業教育“讓平凡者不平凡”的力量。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職引未來”系列叢書第二輪征集啟動儀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